
明人文震亨说:"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许次纾也说:"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阳羡茗壶系》说:"壶经久用,涤拭口加,自发暗然之光,入可见鉴".在林古度《陶宝肖像歌》里也有"九且色泽生光明"的诗句。这种既有艺术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特点,使紫砂壶的身价"贵重如珩璜",甚至于超过珠玉之上。中国的茶文化是离不开茶具的,而茶具当中紫砂又占据了重要一部门,紫砂之所以这样出名,原因有良多,除了样式精美外,优质的紫砂壶能长久保持茶的香气,使得口感长久不变。茶具它为什么受到怎么多人的喜爱呢?
紫砂茶具成型的主要方式是手工捏作。先捏器身,然后挖足、开面,结果加柄、嘴、盖等。从明代至清康熙年间,多用捏作的方式,清雍正、干隆时期泛起了量大的模制产品。嘉庆、道光年间,陈曼生重倡古法,又盛行捏作。李景康、张虹说得好:"就印模与捏造而论,印模之法易精,在产业为提高;捏造之法难精,在技能为绝诣。故印模之法便于仿行,捏造之法则庸工不易措手也。名家之壶俱以捏造见长,坐是故耳。"
早期的制坯工具主要是一种竹刀,后来逐步增添了木、角、石、金属等质料的工具,并用陶轮来拉坯和修坯。到清代,工具有十多种包括椎、碓、镖、钗,有圭形、笏形、贝形、肾形、月形、蝎尾形等多种外形。
制好的坯要经由细致的修改,有些器物再加装饰。装饰方式有:贴花--堆塑山水、花草、人物、鸟兽等纹饰;绘写--以氧化铝、氧化铁或氧化镁等为呈色剂,在素坯上绘画写字;雕刻--在坯体上以阴文刻出字画。紫砂一般不上釉,也有少量用釉装饰的,大件采用泼釉法,小件采用浸釉法。一般单色釉上一次,彩绘器上两次。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