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文化载体的奇葩
时间:2023-09-22来源:博客 作者:紫砂产业网的博客浏览:
次
紫砂始自北宋,盛于明清,名家辈出,代有精品。紫砂壶以简练大方之形、淳朴典雅之色、深得海内外多方人士的钟爱。明清之际,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推崇和参与,使紫砂壶的技术和艺术不断提高,名家名壶成为人们争相收藏的艺术珍品。 紫砂陶艺是署有作者名款最多的工艺品
紫砂始自北宋,盛于明清,名家辈出,代有精品。
紫砂壶以简练大方之形、淳朴典雅之色、深得海内外多方人士的钟爱。明清之际,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推崇和参与,使
紫砂壶的技术和艺术不断提高,名家名壶成为人们争相
收藏的艺术珍品。
紫砂陶艺是署有作者名款最多的
工艺品,据《阳羡敬壶录》载
紫砂壶首创者为明代金沙寺一位高僧。受瓷器工业发展的影响,使
紫砂工艺从起步走向繁荣。自明代
供春壶问世后,这时出现“四名家”董翰、赵梁、元畅、时朋。还有“名玩”李茂林和“壶家三大”时大彬,徐友泉、李仲芳,都是明代代表人物。稍后的名手有欧正春、邵文金、邵文银、蒋时英、陈国卿、陈仲美、沈子澈、项圣思等。
到了清代,砂艺高手辈出,
紫砂器不断推陈出新,盛清康熙开始,出现了陈鸣远、邵大享等名家。乾隆至嘉庆、道光年间,宜兴
紫砂业又步入一个新的时期,
紫砂茶具式样繁多,所谓“方非一式、圆不一相”。著名艺人有杨彭年、陈曼生、杨宝年、杨凤年、王东石、惠逸公、惠孟臣、黄玉麟、王南林、邵友廷、黄彭年、陈鸿寿、瞿子冶、潘仕成、陈光明、吴玉亭、朱石梅、程寿珍、朱可心、范大生等。
鉴赏一件古壶时,除确凿的年份外,其价值更体现在作品本身的
工艺水平和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紫砂壶之所以名闻天下,官僚墨客参与创作有很大关系,细观茗壶之器古朴典雅、镌刻之诗句意味深长,泥料之色泽变化万千,以一壶之微集良工巧匠之智,汇文化雅士之才。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