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紫砂壶与壶铭的故事

时间:2023-09-25来源: 瓷库中国 作者:未知浏览:
实用与艺术统一和谐的紫砂工艺,在现代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并有泥土与黄金等价之说。特别是紫砂壶,质地朴实素净,造型简洁单纯,不仅具有浓重的东方艺术语言,更具有一种深邃、沉着的艺术意境。紫砂壶的造型与陶刻是一种视觉艺术,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更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实用与艺术统一和谐的紫砂工艺,在现代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并有“泥土与黄金等价”之说。特别是紫砂,质地朴实素净,造型简洁单纯,不仅具有浓重的东方艺术语言,更具有一种深邃、沉着的艺术意境。紫砂壶的造型与陶刻是一种视觉艺术,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更是一种审美兼收并蓄的文化产物。
 
  紫砂壶的造型“方非一式,圆不一相”,呈现争妍斗巧的局面。传统造型有仿动物形、仿植物形、仿古铜器形、仿实用器物形、仿几何图案形……现代造型加进了更多的个性色彩和文化意蕴,强调纯朴天真之自然表现,所谓“方圆不拘于规矩,施彩不拘于业斫”手法简练、形态毕现、自然天成,有出人意外之趣旨。简而言之,传统造型大都“具象”,取之于生活,还原于生活,作品彰显自然美的效果。现代造型则归依“抽象”,追求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
 
  紫砂陶刻,最初是受到铭刻和款署的启发。明代天启崇祯年间,紫砂名手陈用卿(绰号三呆子)据《阳羡名陶系》称其书刻为“落墨拙而用刀工”。款仿钟繇帖意。清康熙雍正年间,壶工陈鸣远吸收明代着名高手徐友泉、沈子澈的壶艺风格,丰富造型发展品种,从壶器造型到陶刻,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明清时期,不善落墨的壶工,则请善书者代为署款或用印钤。陈辰(字共之)等就是专门替壶工捉刀代镌铭款的书人刻家。
 
  清嘉庆年间,陈鸿寿(号曼生)出任溧阳县宰,喜爱紫砂,曾手绘十八壶式,请杨彭年及其弟宝年、其妹凤年等按式制作,然后由陈曼生及其幕客江听香、高爽泉、郭频迦、查梅史等铭刻书画装饰,世称“曼生壶”。曼生壶的底部常用“阿曼陀室”、“桑连理馆”印记,把下有“彭年”印章。曼生壶使文人的艺术学识与壶艺融合为一,开创了紫砂壶独特的艺术风格,将紫砂的艺术水准提昇至更高的境界。
 
  道光初年,出现砂胎锡壶,嘴、把,采用白玉琢成工艺精湛别致。作者朱坚,书画兼长,工鉴赏,尤精铁笔,曾着有《壶史》。申锡也是制壶名手之一,善雕刻,精捏塑,他和杨彭年合制的茶壶,敦朴如古铜器被誉称申杨。咸丰年间,许多文人墨客酷好砂壶题款,并把紫砂壶作为馈赠好友和同僚的礼品,因而壶器身价日高,收藏者与日俱增。以至有些收藏者以“陶”为号,自称“壶公”。南壶公瞿应绍,号月壶,自号壶公,常托好友邓奎专程到宜兴监制茶壶,带回壶坯,亲自撰铭刻文镌画;北壶公张之洞,同治二年探花,号无竞居士,也常命人前往宜兴定制茶壶,自撰壶铭,所藏砂壶底部均有壶公印章。
           
  光绪年间,历任广东,湖南巡抚的吴大徵,特请名工黄玉麟依式仿制供春树瘿壶,并模仿收藏的钟鼎及古陶器制作掇球、书扁、石瓢等壶,其款式精气浑成,不失古意,以后吴大徵又请名工俞国良特制传炉、橄榄等式,壶底均钤“愙斋”阳文印,古篆朴雅,非前代壶印可及。
 
  纵观古今,任何一个时代的精神品质都不是绝对的单一的、不变的,常常是相对的、可变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人的审美心理也因学养知识面之宽窄而不相一致。因此反映在紫砂壶的造型及陶刻上,也就呈现出多彩的艺术风格。
  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而中国画又具有十分传统的民族特色,名家紫砂壶之所以能够成为极具艺术价值的美术工艺品,一是缘于其自身造型优美,质性独特,二是缘于书画艺术的巧妙配合,使壶器既有装饰趣味又有特殊之艺术效果,诗情画意中闲逸把盏,为品茗者平添了许多雅兴。
 
  当时的社会因风尚耽身美,壶工竞相施艺,“高矮胖瘦各显其貌,精细入微不失繁褥”。在书画文人的大量介入之下,壶器的造型及铭刻愈发精湛,珐琅彩雕或泥绘装饰工艺的应运而生,均使紫砂壶的造型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这一时期的壶铭则更显的典雅华丽、落落大方。采用书法艺术塑造紫砂壶的整体造型是这个时代的又一特色,如福字壶、禄字壶、寿字壶以及喜字壶,将抽象的意念具体化,生动而又深刻地展示了人们向往福、禄、寿、禧的生活意念和精神追求。
 
  民国时期,从事紫砂陶刻装饰的匠师,大都来自书人、画师,比较着名的有韩泰、路兰芳、邵云如、陈少亭、任淦亭等人,因此紫砂壶的造型,陶刻日益精美。普通紫砂壶一般采用单刀行刻,高档铭壶因讲究书画意味,刻制时十分注意刀法,如湿刀、迟刀、留刀、轻刀以及切刀、舞刀等金石刀法的交替运用,都使壶铭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因而也产生了许多风格。
 
  当代紫砂壶上的刻画,有不少摹拟汉画的构图和刻法,结构严谨,风格厚重,奏刀雄浑而不纤巧、粗犷而又蕴藉,独得汉画神韵,彰显汉刻风采。以刀代笔,借笔为刀,表现出汉人特有的精神面貌。
 
  紫砂壶艺贵在神工巧夺,而紫砂肌理的表达往往要求制作者采用独特的造型工艺紫砂壶的审美价值不仅是使用功能的完美体现,而且也是社会审美理念的延伸。紫砂壶生动活泼极富有表现力的艺术语言,必将在整个工艺美术领域熠熠闪光。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紫砂壶  普洱茶  普洱  工艺  收藏  茶壶  紫砂  品茗  制作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紫砂壶
紫砂壶
新手在选购紫砂壶时有哪些地方
新手在选购紫砂壶时有哪些地方
如何判断紫砂壶的好坏
如何判断紫砂壶的好坏
紫砂壶鉴别的四字诀
紫砂壶鉴别的四字诀
紫砂壶的判别与收藏
紫砂壶的判别与收藏
如何看懂紫砂壶收藏
如何看懂紫砂壶收藏
能从味道上鉴别优劣紫砂壶吗?
能从味道上鉴别优劣紫砂壶吗?
勒碑法刻紫砂壶
勒碑法刻紫砂壶
紫砂壶断代 有迹可寻
紫砂壶断代 有迹可寻
如何区分紫砂壶做工的好坏
如何区分紫砂壶做工的好坏
如何分辨不同年代的紫砂壶
如何分辨不同年代的紫砂壶
如何鉴别真正的紫砂壶
如何鉴别真正的紫砂壶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