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李渔《亲说》)这是明人李渔对紫砂壶的总评价。
为什么宜兴紫砂壶好?这可以从两方面来说明。一方面,它是艺术品,形制优美,颜色古雅,可以“直跻商彝周鼎之列而毫无断色”(张岱《梦忆》)。另一方面,它又是实用品,用以沏茶,茶味特别清香;用以盛茶,不失元味。明人文震亨在《长物志》一书中说:“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还有许次纾《茶疏》也说:“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紫砂壶还有一种特点,就是使用越久,器身色泽越发光润,沏出来的茶汁也越发醇郁芳馨。《阳羡茗壶系》说:“壶经用久,涤拭日加,自发暗然之光,入手可鉴。”在林古度《陶宝肖像歌》里也有“久且色泽生光明”的诗句。这种既有艺术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特点,使紫砂壶的身价“贵重如珩璜”,甚至于超过珠玉。
清人汪文柏赠给当时紫砂壶名家陈鸣远的一首《陶器行》诗里,有“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的赞句,可见宜兴紫砂壶的身价是非常高的。究竟值多少钱一具呢?明人周澍《台阳百永注》里说:供春小壶一具,“用之数十年,则值金一笏。”到了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也是“一具尚值三千缗”(陈其年《赠高澹人诗》),可见名家出品价格尤高。再往后,则凡是明代名家紫砂壶,不仅“价埒金玉”,而且已为“四方好事者收藏殆尽”。(吴梅鼎《阳羡茗壶赋》)
爱壶者不仅重金购藏名家茗壶,甚至对一些残破的紫砂壶,也愿意出价收购,明末周伯高就是这样的人。他在《过吴迪美朱萼堂看壶歌》中说:“供春、大彬诸名壶,价高不易辨。予但别其真,而旁搜残缺于好事家,用自怡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