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茶具起始于宋,盛于明清,流传至今。在明代中叶以后,逐渐形成了集造型、诗词、书法、绘画、篆刻、雕塑于一体的紫砂艺术。明清两代,宜兴紫砂艺术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名手所作紫砂壶造型精美,色泽古朴,光彩夺目,成为艺术品。紫砂艺术进入了鼎盛时期是在清代。砂艺高手辈出,紫砂器也不断推陈出新。清初康熙开始,紫砂壶引起了宫廷的高度重视,开始由宜兴制作紫砂壶胎,进呈后由宫廷造办处艺匠们画上珐琅彩烧制或制成的珍贵的雕漆名壶。雍正也曾下旨让景德镇按照宜兴壶的式样烧制瓷器。乾隆七年宫廷开始直接向宜兴订制紫砂茶具,至此紫砂壶成为珍贵的御前用品。而近年来,紫砂茶具有了更大发展,新品种不断涌现,目前紫砂茶具品种已由原来的四五十种增加到六百多种。紫砂茶具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的,在它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四次大的冲击。
上世纪80年代末,为迎合饥不择食的市场需求,出现了许多既丑陋又违反实用原则的新奇怪“壶”;宜兴周边或邻省的一些壶贩子们在宜兴丁蜀等乡村中低价加工,以自己的厂名再通过出口公司等关系户短时间成了暴发户;再就是许多城市地摊夜市上要谁有谁的名家壶充斥,影响着宜兴紫砂壶的声誉。这是不利于紫砂壶发展的第一次大的冲击波。
第二次冲击波是农民迅速致富,迫切需要改变住了近百年的低矮旧土瓦房,以致用紫砂土去烧琉璃瓦,不仅浪费了国土资源,也影响了原宜兴的“五朵金花”(精陶、青瓷、彩陶、均陶、紫砂壶)的市场,政府不得不在2000年对丁蜀的黄龙山矿区采取4年的封闭措施,这又造成了“宜兴紫砂矿已枯竭”的舆论致使壶价继续上扬。
第三次冲击波是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一些国家、集体的企业解体为个体或个人名义下的工作室、作坊。使国家税收工作变得困难,以职称的等级来作全年固定纳税金额是补救方法之一。这样,职称的评定不仅关系到身价、壶价也出现了因一些协会部门各自发证而无统一考评标准的局面。因花钱就可买职称证书,连不会做壶的贩子和茶壶经营者也成为“大师”招摇过市。
第四次冲击波是2010年下半年,中央电视台将某地紫砂锅和宜兴“化工壶”曝光,一时令人谈紫砂色变,负面影响极大。但这次冲击波对整顿紫砂市场,提高泥的质量,让人们了解紫砂也有一定好处。特别遏制打击了一些在宜兴从事鱼目混珠制造劣质商品的外地不法经营者,对澄清整个紫砂工艺是件好事。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