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地:黄龙山,原矿绿灰色,是紫砂泥中夹层中的夹脂,烧成后呈米黄色。
窑温:1180度。收缩比:约为12%。
黄金段泥
特点:适泡之茶较为宽广,一般而言,透气率均佳;茶汤顺和平适,操作冲茗技巧要求不高,甚适生手使用。
紫泥
窑温:约1180度C。
收缩比:约11%。
矿产地: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紫泥系。
泥性:稳定性佳,易掌控;紧密结实,可塑大型塑像,成型较易,作家最喜爱使用之泥料。
紫泥
特点:泥色成熟稳重、端庄肃穆,作品大小皆宜,呈棕紫色调,能安定心灵,亲和力甚佳。
朱泥
朱红微嫣具绵密柔滑之砂感,水色温润度中等
窑温:约1065~1700度C。
收缩比:25%左右。
矿产地:江苏宜兴赵庄山、黄龙山。
泥性:须以偏高窑温攻之,收缩比特高。
朱泥
难度:较易跳砂、变型、窑裂;泥胚疏鬆故成型易开裂,结合较难掌握,製壶时开口易掉砂,细部处理须高技巧与耐心。收缩比率大、成品率低、大器极难烧成。
红泥
红泥矿氧化铁含量较高,优者光洁明亮,橙中略见红光,红泥原矿坚硬似石,较适製作小件茗器,可爱灵动,深得世人喜爱。
窑温:约1100度C。
收缩比:约14%。
矿产地:江苏宜兴黄龙山系、台西。
泥性:烧成温度偏低,收缩比稍大,乾、湿度控制较难,石英、云母含量较丰
红泥
难度:窑温敏感,窑温不足,呈枯黄橙色水色不彰;稍高,则收缩大、变型、塌陷、铁质溶点较易产生;烧足,呈光洁明亮红中略见橙色。
特点:热淋变色率较大,愈用愈红;泡养一段时日,令人刮目相看,判若二物,呈现“包浆”之美。
绿泥
本山绿泥,古名“梨皮泥“。矿土呈淡绿色层片状,烧成陶后现梨皮冻色(米黄色),位紫泥上层与岩板间,故本山绿泥又有泥中泥之称,作为泥中泥的本山绿泥粘土含量较多,烧结温度相对较低、烧制成功率相对较低。其矿物组成为水云母,高岭石,石英及少量的铁氧化物。
窑温:1230度
矿产地:江苏宜兴黄龙山
本山绿泥
难度:粘土含量较多,烧结温度相对较低、烧制成功率相对较低。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