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窑是烧制紫砂器最早,也是使用时间最长的窑炉。以烧制紫砂器为主的俗称大窑,烧制粗陶类的称小窑。以前专门烧制紫砂器的龙窑,主要分布在蜀山、潜洛和上袁一带。一般长30-70米,因形似长龙,故得名。目前发现最早的紫砂龙窑源自北宋时期。最长的是明代中期的品胜窑,长约70米。该窑直至1959年春停烧后自毁。
龙窑分窑头、窑身、窑尾三部分,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建造龙窑只需选择适宜火道通畅的山坡斜度,自山脚至山腰间,挖一条长坑,称窑身,窑身一般宽约7-8尺,深约6-7尺,靠近山脚附近渐浅,约深2-3尺。窑底以八脚骑缝的土砖砌成斜弓背弧形,并以砂镶嵌严实。窑壁由土砖砌成下大上小的斜直壁形,顶部以土砖砌成高出地面2尺左右的拱形桥顶覆盖,皆以收缩很小的白土作沙浆砌成,以保证密封。
在山脚窑头处盖有窑炉房,窑底脚处开一洞口通窑内为窑炉口,作烧窑前预热窑身使用。窑炉口前面设有圆形石制祭台,旧时每次烧窑前要用牲礼祭拜,祈求烧窑成功。窑身两旁设有2-5个窑门和多节窑眼。窑门作装进泥坯及搬出成品用,窑眼作逐节上烧时投放燃料和观测窑温使用。窑身最上面是窑尾,俗称窑梢头,为总喷烟火洞口,兼具烟囱作用。装窑时每一窑眼地位称为一节,可以安装掇罐2排,每排3幢,每幢四周应稍留空隙,两排掇罐间的空隙要正对窑眼。装窑后各个掇罐之间的缝隙要以潮砂糊好封闭,否则烧成时柴火入侵会使制品“惹火”变色成次品。全窑装好后,封闭窑门、窑眼准备烧窑。
龙窑其实是一座倾斜的弯状隧遒窑。烧成时坯件位置固定,火焰不断移动,和现代的隧道窑恰好相反。因龙窑有高度差,阻力小,具有自然抽风力,烧窑时火焰由下往上,可以起到窑内逐渐去湿预热的作用,使热能得到充分利用,也完全符合陶瓷烧成升温曲线。
龙窑当时的烧成温度,根据部分历史作品估测在1180'C左右。由于窑内空间很大,烧成时火焰分层现象比较严重,因此窑内各部位温差较大,经常会出现过火或欠火等现象,烧成正品率在六七成左右。
龙窑烧成一般从晚上开始,在窑炉口用松桩或煤预烧,以去除窑内、坯件湿度并起到预热作用。翌日天明后封闭窑炉口,并开启第一对窑眼,改用茅柴不停燃烧。据目测第一对窑眼火温足够时,即可封闭窑眼,同时换上一对窑眼继续燃烧。如此逐节上烧,一般烧到第二天中午即可完成。
龙窑烧制紫砂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随着倒焰窑的诞生才逐渐被取代。现在丁蜀镇周墅乡前墅村还保留着一座主要烧制砂货陶器的龙窑,该窑建于明代,目前仍在正常烧造,故人们称之为“活龙窑”。另外,丁蜀镇均陶厂内还保留有一座烧制缸类的龙窑作为陈列。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