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永不淘汰的紫砂壶经典器型简介

时间:2023-11-04来源: 茶泡泡 作者: 茶泡泡浏览:
紫砂陶是从砂锤炼出来的陶,既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故用以泡茶色香味皆蕴。 这些永不淘汰的经典器型你有几把? 1 鱼化龙 典型传统壶型,清代道光、咸丰间宜兴制壶名手邵大亨初创。 一面波浪中伸出凶猛的龙头,张口吐出一颗发光的宝珠,另一面刻鲤鱼跃出波涛。 2 石瓢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紫砂陶是从砂锤炼出来的陶,既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故用以泡茶色香味皆蕴。 这些永不淘汰的经典器型你有几把?
1
鱼化龙
典型传统型,清代道光、咸丰间宜兴制名手邵大亨初创。
一面波浪中伸出凶猛的龙头,张口吐出一颗发光的宝珠,另一面刻鲤鱼跃出波涛。
石瓢
传统经典款式,历代名家制作较多,风格各异。细分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汉棠石瓢等。
各家的“石瓢”尽管面貌稍有差别,但其整体三角形、底置三足、平盖桥钮却是构成“石瓢”的基本要素,深受人们喜爱。
 
竹段以竹为主题的经典壶型,壶身采用的是古典造型,笔直而粗壮的壶身,给人一种踏实之感。
壶嘴、把、盖钮亦取竹段,生动自然,挺拔清秀。
今竹寓于壶,更显清雅。时而似有古风轻轻徐来,时而又似有君子款款走来。
西施
西施壶,首创者徐友泉,自小拜时大彬为师。言壶之形若美女西施之丰乳。
此壶象丰满的乳房,壶纽象乳头,可能后人觉得“西施乳壶”不雅,就改称“西施”或“倒把西施”。
 
井栏
井栏壶是传统款式之一 ,顾名思义,其造型源于井栏。
井栏 分为高井栏低井栏和方井栏(六方、八方) ,但于壶的整体形式却没什么大的改变。 
只是在细节 :如钮、 流、 把、 盖上的处理却有着细微的变化 ,也可以从是看出历史的痕迹 。
掇球
掇球的基本造形是壶钮,壶盖,身壶,由小中大三个顺序排列的球体组成,壶腹为大球,壶盖为小球,似小球掇于大球上,故称掇球壶
掇球壶在盖沿和口沿各塑一条粗细不同的烧线,这种上粗下细复合在一起的双线,称为天压地或文武线,民国时期程寿珍所作掇球壶为掇球中的精品。
 
水平壶
旧时南方人喜好用小点的紫砂壶泡茶,但小壶泡茶也有不便,茶水易凉,茶叶在壶中不易发泡,故在泡茶时要将茶壶放在瓷碗中,再在碗内冲入开水,这样不仅起到保温作用,同时使茶叶在壶中发泡充分,达到最佳状态。
然而,由于茶壶壶嘴比较低矮,开水倒入后易进入茶壶中,影响茶水质量,再则如果茶壶在设计制作中比例不当,茶壶在碗中就不稳定,易侧翻。
一壶好茶前功尽弃,为保证茶壶在碗中的稳定,同时壶嘴的孔不易进水,艺人们根据这一要求,设计制作了水平茶壶,即壶嘴孔朝天,与壶把重量相等,壶嘴孔的平面与壶身口的平面和把的顶部在一个水平线上,且嘴、把、的在一直线上。
合欢壶
曼生十八式之一,也是陈曼生本人之所爱;壶铭日:“试阳羡茶、煮合江水,坡仙之徒、皆大欢喜”。
阐释了“合欢”之义,若是东坡的门徒,三五知己,无酒有茶,品茗谈天,足矣。
 
仿古壶
仿古壶可以说是现代每个制壶人学徒时期学的第一把壶。
身扁、腹鼓、颈高、盖板平滑,壶盖与口沿子母线吻合严密,合成圆线饱满,扁钮有力,虹钮有势,二弯流胥出自然 。
圆圈把匀势而起,有些款把圆下有垂,富于灵动,整体骨肉亭匀,收展有度,有一气呵成之畅。
10
在中国紫砂文化史上,供春是一个开创性的人物。明代正德年间,为求读书清净,县官吴颐山带着书童供春读书于宜兴南部山区的金沙寺中,闲暇时供春看到寺内老和尚用当地特有的紫砂泥捏制茶壶
许是出于好奇,偷偷地跟着寺里的老和尚抟坯制壶,他见寺后山上一颗千年银杏古树,树身结着树瘿,像团起来的圆瘤,奇特可爱。
于是供春用寺里老和尚制壶后洗手沉淀在缸底的紫砂泥,用手指按揿壶身表面并留下许多指螺印,烧成后果然生动异常,连老僧与吴颐山见了都连声称赞。供春之壶,胜于金玉。
 
11
德钟
典型的传统壶型,清代邵大亨初创,德钟壶,大亨所创光素造型代表作中的又一佳器。
器形端庄稳重,比例协调,结构严谨,技艺手法的表现已达紫砂传统基础技艺的巅峰。
12
秦权
秦统一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权”就是用来称量重量用的秤砣;“秦权”壶就是仿其外型。
在晚清梅友竹与韵石合作,一如当年陈鸿寿与杨彭年的传奇。紫砂题铭,直追曼生,神采翻飞。
秦权为壶,气度泰然,刚正不阿。光面古拙中意象万千。
 
13
潘壶
紫砂据《阳羡砂壶图考》记载,潘仕成字德畬,为清道光广东番禺人。先世以盐贾起家,累官至两广盐运使。
由于潘氏家传素嗜饮茶,便在宜兴订制专属紫砂壶,一则自用,一则往还馈赠。潘氏订制的紫砂壶形制固定,且惯于将印款落于盖沿之上,壶底及他处反而不落款,所用印款均为阳文篆字「潘」印。
由于潘氏声名远播,世人乃将此一形制紫砂壶称为[潘壶]。
一般是三款,分标为高潘、矮潘、中潘。
壶腹作扁柿形者,曰“矮潘”;器身稍高,近扁球形曰“中潘”;器身高,近梨形者,是为“高潘”。
潘仕成祖籍莆田一地,因以潘氏为荣,当地人在女儿出嫁时必以一潘壶为嫁妆,希望在夫家相夫教子,能像潘仕成般的荣华富贵。
14
虚扁壶
虚扁壶又叫水扁壶、书扁壶。因发音相近,发音几乎相同,意思上,书扁更恰当,但虚扁一名用得较多,可能是给人一种虚怀若谷,逍遥自在之感。
此壶式在各个时代都有名家加以临摹再创作,佳作不绝。虚扁在紫砂传统全手工成型中最难得的器型之一。
 
15
茄段
茄段壶,造型灵感来自枝头成熟的茄子,若要达到较高的艺术表现力。
以茄蒂为壶纽,生动有趣;气度饱满,将张力处理在欲破不破之间;流、把的呼应自然顺畅,静动如一。
壶面充分表现出紫砂的种种优越属性,色泽暗淡沉朴,如紫水晶深邃,如古玉温润。 
16
美人肩
美人肩是个传统器形。由清代的老作品修改而来,以体现圆润的壶身为主。
壶盖与壶身仿佛合为一体,没有空隙,勾勒出“美人肩”的圆润,用手抚摸上去,仿佛能感受到她的温暖。
 
17
上新桥
此壶最初创作者是顾景舟,壶身呈扁圆形,折肩圈足,曲流环状柄,压盖式,桥型钮。
此壶造型端庄、秀美、新颖脱俗,在柄的环状之上稍加改动即可安放拇指,又与壶盖钮相呼应,真可谓匠心独运、设计巧妙。
盖与肩部均以凹线、阶状分割空间,自上而下视之,有一环扣一环水波荡漾之感。壶盖上的钮正像一座小桥矗立于湖水之中,上新桥壶或由此而得名。
18
笑樱壶
据说,笑樱壶起始明代,造型原是出自“婴宁一笑”的历史典故——“婴宁一笑千愁解”。
仔细欣赏“笑樱壶”,其造型交融着和谐漫流的姿态,恰如“婴宁一笑”表现出传统文化中的“和”的精神内质。
“和”代表顺和、祥和、和气、和谐,表现的是一种舒展开阔的生活情感,这和紫砂材质朴素无华、善解人缘的气质相吻合。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紫砂壶  掇球壶  竹段壶  西施壶  井栏壶  普洱茶  供春壶  普洱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紫砂壶入画 一样美妙
紫砂壶入画 一样美妙
您知道您自己最需要什么样的紫
您知道您自己最需要什么样的紫
段泥紫砂壶“吐黑”的原因
段泥紫砂壶“吐黑”的原因
紫砂壶喝茶的五个步骤
紫砂壶喝茶的五个步骤
紫砂壶常有的几种瑕疵现象
紫砂壶常有的几种瑕疵现象
紫砂壶开壶的程序
紫砂壶开壶的程序
紫砂壶养壶的原则
紫砂壶养壶的原则
紫砂壶保养十条秘技
紫砂壶保养十条秘技
紫砂壶的功能之美
紫砂壶的功能之美
紫砂壶里灌文化
紫砂壶里灌文化
紫砂壶烧结度
紫砂壶烧结度
紫砂壶器型:美人肩
紫砂壶器型:美人肩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