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铁是一种细粒的磁铁结晶矿,英文名是IRON SAND。因地层变动或火山活动从风化层或母岩层,来到最上方的表土层。
在风化和堆积的过程中形成了残留矿床或是飘砂矿床。飘砂矿床主要集中在海岸或河边的平坦区域。
因此按分布区域不同可分为三种砂铁:
洪积砂铁:多分布山脚下,富含钛磁矿所以又称为钛磁铁矿
河积砂铁:多分布于河川转角处或河流出海口
海积砂铁:多为海床冲刷至海岸边
砂铁矿纯度高,含碳、硅量极低,另含少量微量元素如钛等,成品的光泽度很高。
由于含杂质少、不易生锈,因此表面不用上漆防锈,经抛光后光泽鉴人,近似白银的效果,和一般铸铁黑沉沉的感觉完全不同。
特点表现:
1、 外观漂亮。
2、 不易锈,锈了也容易除掉。
3、 密度高,因此保温性能更好。
4、 砂铁敲击时音调更高更悦耳。
5、 易碎难铸,成品率极低。
日本古代炼铁是用的是叫“踏鞴”(日语发音:踏踏拉)的土炉子,用木炭作为还原剂,来完成氧化还原反应。
用耐高温的泥土垒成炉膛,将木炭和砂铁一层一层地交互铺在炉内。在炉子两边都设置风箱,向炉膛里鼓风。
日本古代炼铁法
日语“踏踏拉”的原意就是风箱,只有用强风催出来的熊熊炉火,才能达到足够的温度,使氧脱离铁,与木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日本现在还有几处用“踏鞴”炼铁的地方。一是向人们介绍古代炼铁的方法,二是向一些传统的制刀作坊提供原材料。
炼一炉铁要花3、4天时间。砂铁变成铁水后沉在炉底,将炉底的出铁口捅开后,铁水就流了出来。等冷却凝固后,就得到“鉧”
这个“鉧”里面大部分都是含碳量在4%以上的“铣”,就是生铁,材质脆硬,只能用来打菜刀,做农具,或者是铸个铁壶、铁锅什么的。
只有不到1/3的是含碳量在1%—1.5%的优质部分,称为“玉钢”,这就是用来打造日本刀和砂铁壶的原材料。
大体上说,炼1吨“玉钢”要消耗13吨砂铁和13吨木炭。
“玉钢”早期多用来煅烧制成武士刀,虽然是罪恶的象征,但客观上,其质量优异还是举世公认的。
另外相比用现代方法从铁矿石中提炼出来的铁,采用日本的传统制铁法提炼的砂铁构造更为紧密、更不易生锈(很难生成铁氧化物)。
即使生锈了,也很难继续渗透进去,是釜师们心中铸造铁壶最好的原料之一。
当时许多幕府将军也会叫他们的釜师们铸造出精工的砂铁壶来,这样才匹配其身份地位。
但是,砂铁的硬度高,融铁后的流动性差是使用砂铁铸造铁壶时容易出现孔洞的原因。
因此常听老釜师感慨地说使用砂铁铸壶,由于原材料硬度太高,铸出的壶身有孔洞是常有的事,成品率相当低。
由于砂铁特殊的用途且在昭和40年日本政府下令全面禁止开採!如今大部分的砂铁都仅限于提供给日本美术刀剑保存协会以及刀剑类制造者。
而南部地区的砂铁壶产量也变得更为稀少,收藏砂铁壶必然将成为一种趋势。
那怎样区分砂铁壶和铸铁壶呢?
老刘建议广大壶友可以从年代、重量和生锈与否来区分:
1)在江户时代,砂铁是铸铁的唯一矿源,所以该时期的铁壶应该基本可以断定为砂铁壶。
明治时代,因为发生了日清,日俄战争,铁的需要量增加,做枪支和日本刀。
一般情况下就不能使用砂铁做器件,所以,就用铸铁来代替做铁壶和茶釡。
2)砂铁做的铁壶,薄而轻,虽然薄而不易裂,铸铁做的铁壶厚重,如果做薄胎,容易损裂。
所以同等容量的铁壶,砂铁较普通铸铁重量要轻近一半。
3)砂铁的孔隙度非常细致,连锈也无法进入它的结构。
因而,使用砂铁制作的铁壶不易生锈,在外观上的美丽也能持续更长的时间。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