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泥,是紫砂红泥类泥料中性能较为特殊的一类红泥,被人们誉为紫砂红泥中的精品泥料。很久以来,朱泥与红泥都没有严格的区别。明清时,朱泥属于红泥范畴,没有单独的名称。民国时期,李景康、张虹著《阳羡砂壶图考》始有“朱泥"的称法,但与红泥无明确的区别,有时称朱泥或朱砂,有时称红泥,全凭鉴赏者或爱好者主观上的认同。现代意义上的朱泥是上个世纪90年代收藏界的玩壶者们叫出来的。自建国以来,随着陶土开采机械化作业程度的提高,紫砂泥开采的数量和规模日趋扩大,泥料亦日趋丰富,为了将其有所区别,上个世纪90年代收藏界的玩壶者们把红泥中品质优秀,色泽鲜艳的红泥壶叫做朱泥壶,其余则通称为红泥壶,随后逐渐就有了朱泥和红泥的区别。
虽说朱泥和红泥外观色泽较为鲜艳且相似,现在朱泥仍归属于红泥范畴,然而朱泥和红泥根本区别在于其矿源和泥性,并非表现为色泽的深浅。朱泥矿料,主要产于嫩泥矿中,原矿一般位于山表黏土层或架土和嫩泥矿层之间(如图1、2、3)。它是由青白色的嫩泥风化而形成的一种嫩泥矿料,矿料呈泥块状,收缩率要远高于一般的红泥;而红泥则通常产于矿床上部的黄石夹层中或黄石层下,通常由白泥风化而成,矿料呈泥岩状、片状,泥质细嫩、细腻,性能与白泥差不多。
朱泥和红泥都属于风化型矿床,色泽是否鲜艳,取决于风化程度的高低和氧化铁含量的多少。风化程度高、氧化铁含量高的红泥,成陶后色泽较为鲜艳,反之,则呈橙黄色,且色泽较枯。所以有时色淡的朱泥壶反而没有部分红泥壶色泽鲜艳,致使不少人把产于黄石层下或黄石夹层中泥质细腻,烧成后色泽鲜红的小红泥壶,误当作朱泥壶,且美其名曰“××朱泥"“××朱泥"等,虽然部分红泥成陶后,色泽效果赛朱泥,究其本质只能算是红泥。品质优秀的朱泥壶外观色泽鲜艳明亮,烧结程度高,器表较为明亮,品质好的红泥壶则泥质细腻柔和温润,品质较次的则色泽较枯。
朱泥,夹杂于嫩泥矿中,原矿一般位于山表黏土层或架土和嫩泥矿层之间。由于嫩泥矿表面黏土层或架土,质地疏松,雨水经过地表渗入泥层,与嫩泥直接接触,加上嫩泥层多呈层状、断块状分布,地表雨水常易沿断块裂缝处渗入泥层深处,经久风化而成朱泥,所以朱泥通常呈土黄色或铁锈红色夹带青白色的泥块状,俗称“夹花猪头糕"(如图4、5),这是朱泥原矿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因为未完全风化的缘故。由于朱泥是靠地表雨水渗入嫩泥层风化而成,且风化程度不一,所以朱泥矿层厚薄也不一,厚者为数米,薄者仅几厘米。未完全风化的原矿多呈土黄色带红色夹带青白色状,矿形琐碎,需精心挑选;风化程度好的大致呈黄中略带红、红中略带黄(如图6)等情状。
朱泥依据风化的情况大致分为三种情形:一嫩泥矿层表面,经风吹雨淋日曝,直接风化丽成的,呈豆瓣状的小片块朱泥(如图7),此类朱泥风化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风化较为充分,氧化铁含量较高,泥质细腻,色泽较为鲜艳,如后文介绍的贵妃朱泥,直观似小红泥制品,由于地表受雨水的淋滤冲刷过多,泥浆流失也较多,故成陶后色泽较枯,须经久泡养后方显其温润明亮;二嫩泥矿层中,风化程度不一,风化充分的,黄中略带红、红中略带黄(如图8),风化不够充分的,大多呈土黄色或红锈色夹带青白色的泥块状,即所谓的“夹花猪头糕''(如图9,10),朱泥矿以此居多;三同样是嫩泥矿层中,因风化时间过长而形成了“泥岩状(朱砂)"或“泥核状(大红袍朱泥)''的朱泥。
朱泥依据风化后原矿外观的色泽,有人将其称为金黄朱泥和鹅黄朱泥(如图10)等;依据成陶后的外观色泽,又称为大红袍朱泥及紫朱泥等;根据出产地,则称为黄龙山朱泥、赵庄朱泥、小煤窑朱泥等。朱泥种种,尽管称呼不一,然而其性能却相差不大。丁蜀镇附近的西山、香山;川埠的赵庄、小煤窑、红卫、蒋笠;湖滏的九里山、六里棚及浙江省长兴县西部等嫩泥矿中均出产过朱泥矿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