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泥这群红姑娘里,有位鲜为人知,地位尊贵胡姐妹,她的名字叫“贵妃红朱泥”,简称“贵妃朱泥”,或“贵妃红”。
贵妃朱泥,是业内行家刘玉林凭多年实践积累的经验,发现、搜集并成功利用的一款优质朱泥矿料。此款泥料问世后,最早由业内人士杨德民先生请艺人做成作品。为了将其与一般朱泥区别开业,杨先生正在斟酌其名时,适逢先时同学,现在的同行蒋葵菲到来,蒋曾在深圳学习油画多年,取“葵菲”的谐音“贵妃”为艺名,于是杨先生遂将此款泥料命名为“贵妃朱泥”。这是一个颇具戏谑性的名称,可能并不为多数人认同,但此款朱泥的泥料,确有与众不同之处。
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贵妃朱红”虽属朱泥,但与一般朱泥相比,其矿料的形成与分布却十分独特,非独具慧眼和一定经验,是不会发现和认识其价值的。一般朱泥在矿床中,即便储量很稀少,也有薄薄的一层,“贵妃朱泥"则不然,她根本就没有矿层,只依附于嫩泥的表面,是青色片状嫩泥风化而形成的,是最为典型的因风化而形成的矿料。断面型矿床依附于嫩泥层表面,似层状凸露部分的表层,即为“贵妃朱泥"的原矿,仅有2厘米左右薄薄的一层;平面型矿床则散落于嫩泥层表面。剥取或捡取矿料后,裸露在外的仍然是青色片状嫩泥。经长时间风化后,又会再次形成“贵妃朱泥"的矿料,这个过程如同普洱茶由青饼发酵成熟饼的原理一样。风化时间不宜过长,1、2年内的较佳,如风化时间过长,矿料中的泥浆流失过多,则不宜成陶。所以矿料的得来,真可算得上是可遇而不可求。丁蜀镇附近及周边原来开采的部分嫩泥矿尚能间或找到“贵妃朱泥"的矿料。
“贵妃红"原矿,外观呈土黄色、红褐色等,粉砂质泥质构造,呈碎片状,质地疏松,风化侵蚀程度高的,泥表似有小虫蛀蚀的眼孔。矿料极其稀少,只能通过人工拣取。其矿物组成和普通朱泥大致相同,化学成分及百分含量为二氧化硅(SiO₂)56.35%,三氧化二铝(Al₂O₃)20.74%,三氧化二铁(Fe₂O₃)9.05%,氧化钙(CaO)0.92%,氧化镁(MgO)0.61%,氧化钾(K₂O)1.84%,氧化钠(Na₂O)0.24%,烧失量(LOI)7.63%。
贵妃朱泥的烧成温度略高于其他朱泥,与普通红泥相接近,干燥和烧成的收缩率,也与普通红泥相接近,为13%左右。1130℃,呈橘红色,断面略糙,表面无光泽,声音微哑;1150℃,呈棕红色,断面较致密,表面隐现光泽,声音微哑;1170℃,呈暗红色,断面致密,表面光泽明显,音响。理想烧成温度为1150℃,如图5中,圆台形试片为较理想的效果。
由于“贵妃朱泥"为嫩泥矿表层嫩泥长期受风吹雨淋日曝风化而成,致使矿料中的泥浆流失过多,黏土物质相对减少,砂性比例相对增多,所以成陶后色泽没有其他朱泥鲜艳,显得较为枯燥。但是质感表现却较为强烈(如图6),透气性较好。贵妃朱泥略显枯燥的色泽,经过泡养后,会逐渐变得温润起来。选自不同矿区的泥料,制品烧成后,色泽略有差别。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