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焰窑,也称“全倒焰窑",是一种间歇式烧成窑炉,馒头窑形制之一。其名称是因火焰流动情况而获得的。
其结构为平面火膛、窑室合为一个圆形,壁直立,上部收缩成穹隆式顶,外观呈馒头状圆形。窑室底(即窑床上)纵向等距离以砖等材料砌制烟道,烟道上横向平铺一层砖,砖与砖之间有一定距离,宽度略同于烟道,构成较密的吸火孔网。窑后部设一平面呈横长方形或圆形的较大烟囱。后壁下部设排烟孔,与窑床的烟道和后面的烟囱相通。
原理是燃烧所产生的火焰,从燃烧室的喷火口上行至窑顶,由于窑顶是密封的,火焰不能继续上行,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就被烟囱的抽力拉向下行,经过匣钵柱的间隙,自窑底吸火孔进支烟道及主烟道,最后由烟囱排出。因为热气体重量轻,总是浮在上面,所以人们习惯把火焰从下到上称为“顺",由上向下流动的火焰称为“倒",这就是“倒焰窑"名称的由来。
倒焰窑有两个优点:一是制品的加热,比较充分、均匀。火焰从喷火口上行至窑顶,通过对流、辐射把热量传给烧制品,火焰到达顶部时,又对顶部制品进行加热,然后折向下行,下行时又对流、辐射对制品进行一次全面充分的加热,在窑内营造成一个四面八方温度很均匀的氛围。二是适应性很强,因为是间歇式烧成,可以根据不同的制品来调节烧成温度,这是龙窑和隧道窑所不具备的。
倒焰窑缺点在于,装窑、出窑的劳动强度大;热量损耗大。火焰自窑顶下行,经烟道,由烟囱排出,排出温度要很高,不然下部产品烧不熟。此外山于间歇式窑体本身蓄达损失大,余热利用困难,造成了能源上的浪费,致使烧制成本上升,逐步被隧道窑所代替。
倒焰窑出现于明代,主要用于烧制瓷器。1932年,紫砂艺人张兰舟、张良金兄弟俩在宜兴川埠潜洛建成了宜兴第一座倒焰窑烧制陶器。20世纪50年代宜兴的倒焰窑有了不断发展。60~80年代,农村烧制青砖青瓦的砖瓦窑均为小型倒焰窑。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