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砂壶——专壶专用,一壶侍一茶
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又名宜兴紫砂壶。
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
大家好,我是范利军,宜兴丁蜀镇人,一名做壶人。根据族谱记载,我是范仲淹第31代后人。我们一家人都是以做壶为生,母亲做壶,父亲做紫砂壶整口20多年。
紫砂壶需要养多久
很多壶友会问我一把紫砂壶需要养多久?关于时间,老紫泥制成的紫砂茶壶养成的时间就很短,而段泥相对来说就难养些,但一旦养成色泽是非常好看。一般紫砂壶每天一泡,一个月左右壶的表面都会出现细微的变化,更润的感觉;养到一年,壶身的光泽会暗下去,暗而有神的光,与新壶已经有明显区别了。养到三年五载,茶壶则出落的越发沉稳,内外色调一致。
除了造型自体装饰外,还有泥绘装饰、陶刻装饰、镶嵌装饰、印章款识、绞泥装饰、彩釉装饰等。
从与粗陶混烧到采用盒子装烧,不粘杂质,到完全掌握温度的高低,以及窑内气氛的把握,都决定着泥质茶壶能否有最佳的呈现。所以,一把好壶的诞生尤为不易。
紫砂壶之所以能超越一般陶壶,成为一门独特且享誉世界的艺术,这门艺术的根基十分扎实,从制作的角度来说,我深受父母的影响,一直谨记一句话:“做壶容易,做好难”!把泥巴做成壶型很容易,但是要把壶的精气、灵性做出来很难,在此向近代的壶艺大师致敬,这是我辈学习努力的方向。
每一把紫砂壶都是我亲手做的,而每一把壶都是父亲给我整的壶口。父亲年龄大了,本不想再让他劳累,可在丁蜀镇专做茶壶整口的作坊太多,全是机器整口,一个壶口最多只需要10分钟。但是这种工序下整出来的壶口并不是最好的,容易出现误差。而我父亲在家整一个壶口则需要40分钟的时间,因为父亲在整理壶口时一半是用机器代替,一半还是用全手工处理。
壶口外侧表面与壶盖的边缘内侧只做水平处理,这里不会产生误差,可用机器处理,壶口的内侧与壶盖内侧必须要用手工处理。因为,在这个环节机器准确率很差,一不留神就会出现误差,手工处理出来的壶盖与壶身是非常贴切的。
了解紫砂的壶友都知道紫砂是分目数的,不过很多壶友并不了解整壶口用的金钢砂也分目数,专业整壶口的作坊里一般都采用120目-140目的金钢砂,目数越小砂越粗,粗砂整口速度快,但是整出的壶口不够平滑细腻,而我父亲都是用180目的金钢砂整壶口,用细砂整口虽然速度会慢些,但是壶会非常平滑细腻!
我选用的每一批泥料都是要经过自己测试的:“先做几把壶出来,自己泡养一下,养出效果后在拿到国家质量检验中心去检测”!确认泥料没有问题后才会开始为壶友做壶。
我出的每一把壶,从泥料开始每个环节都是高要求,每个环节我都会参与,保证每把壶都对的起壶友们!石英砂可以防止壶盖和壶身结晶在一起 生胚壶不能用蛮力,吹口气把壶盖顶出来!
每一把壶都凝聚了我的心血,所以在每次烧壶时,我都是自己亲自装窑。每次出窑前也是亲自过去,如若发现有不合格的壶,立即销毁,以防流入市场中。20年的制壶经验,50000个小时的反复琢磨,只是为了做一个真正懂壶的手艺人!
很多壶友都客气的称我为范老师,说我是做壶艺人,这点真的点愧不敢当,虽然我做壶有20多年,但在做紫砂壶的这条路上我仍然在学习!我先后跟随姑夫蒋金坤、婶婶蒋美珍学习制壶技艺,练就了扎实的功底;近年又得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张守智教授的点拨,在壶艺造型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