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器以载道,也是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的做法。
在品茶日常中,常会为品种繁多的茶而犯了选择困难,而茶器的选择上无疑是更为简单的,顺手、顺心、适茶即可。
徐昇老师热于搜寻老器,再将这些寻来的经典老器重新设计、研究,与自己的团队开发出更适宜现代茶人使用的精良茶器。
「我个人是把器看的比较重的。」
“非获具轮珠,难以言茗事”
早于2008年,徐老师在一个台湾玩壶的老前辈那上手了一只晚清时期流传至日本,后而有幸重回国内的具轮珠。
当时见到这把壶,徐昇老师便拿起细细把玩,比例协调,神韵沉稳。好器终归是会在潮流淘洗后留下的,徐昇老师便动了心思,定是要再创一款泡茶利器。
虽是仿古,也需结合创新。
「具轮珠」这款取材于晚清时期的具轮珠,创作始终,徐老师将茶圈里玩壶痴茶的茶人、茶艺师访了个遍,将传统器型不断优化。
使其较老器更为细巧,粗中带细,拙中带精,实为耐看、耐品之精品。
结合创新后的具轮珠,定是不负其评价,「为泡茶而生」。
渐而在茶圈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也陆续有一些茶友要求,希望找一些其他泥料的。
“历经陈腐,得之纯厚”
对于徐昇老师而言,同样是具轮珠,重新换泥料,便只有越换越好的道理。
这款新壶的泥料,光是寻找,就花了几个月时间,最终选定了黄龙山九十年代的一个老段泥。
难寻之处,主要是因为从「老藏家」手里流出来的,实属难得。也是徐昇老师本人及身边老玩壶的几位玩家,非常欣赏及珍爱的段泥。
老段泥,产于江苏宜兴黄龙山,是一种本山绿泥和紫泥的共生矿土,都是紫砂的原矿,共生的意义是天然形成,而且两种泥性质一致,老段泥则是经由长时间「窖藏陈腐」的熟泥。
老段泥需经几年甚至几百年的陈腐,制作周期较长,因而存世量有限。质地也「更为纯厚」,所制之壶非一般新泥可比拟。
其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疏松,制成后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
日久使用,渐露锋芒,养成变化甚大为养壶之最佳器材。
此泥料是选用早期精选存矿,且用九十年代老泥料炼制手法炼成,保留了此段泥矿天然的原汁原味,泥料颗粒粗细可见。
多为「矿物质成分」及「铁质」。
色泽呈现土黄色,较市面大家常的颜色偏白且比较纯净的段泥确实不同(实际上市面有些泥料存在故意吸铁及酸洗漂白等工艺)。
经过几位朋友的实际泡养,皆反应老段泥壶很好泡养,一周后就很迷人漂亮了。
精简的流畅线条,稳重古朴的壶身比例,保持了原样140cc的黄金容量,适宜二至三人品茗。
做工小巧精致,壶身光滑圆润,比例精准的壶嘴,出水流畅有力,水注抛物线收控自如。
适泡之茶较为宽阔,透气率均佳,茶汤顺和平适,操纵冲茗技巧要求不高,生手也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