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古人风骨,守砂器本色。
某鉴定栏目出现伪紫砂专家,不学无术大放厥词,
某专家自称宜兴紫砂壶鉴定委员委的艺术总监
(小白在丁山生活近三十年,从未听说过该神秘组织)
(全丁山人都被气笑了...)
专家说:三点一线不稳,所以不是顾景舟的壶。
(人啊,买商品壶买多了,总是不自觉的先看看三点一线)
“专家”不学无术,大师们怎样看待紫砂壶鉴定?
专家说:款写的很小气,所以不是顾景舟的。
(落款内容:足吾所好玩而老焉,是欧阳修所言,顾景舟曾用自刻印章,图中印章真假姑且不论,但看起来与真款大小排版一致)
专家说:黑色的壶,你泡茶,就会中毒。
(专家估计没见过真的老壶,也没怎么用过壶...所以啊,我建议各位壶友手里有什么好壶的话,养壶还是保持干净的好,免得一百年后,有什么专家跳出来对你的子孙说此壶有毒)
我今天想说的,不是这把壶的真假,而是这些专家的“不学无术”,鉴定紫砂壶的角度、方式畸形到可笑、可怕!
那么真正鉴定一把紫砂壶,应该以怎么样的方式、从什么角度来看呢。
有朋友说,对牛弹琴不可怕。可怕的是,打开电视,一群牛在对你弹琴。
堇对于紫砂壶一类,我衷心希望全国各大鉴宝栏目,不要再随便拉个人轻言妄语鉴定鉴赏,贻笑大方不说,误人子弟,遗害无穷。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