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有很多壶友会问到我,紫砂壶的泥料不是已经没有了吗?或者已经被保护了不予开采了,为什么你们还有那么多紫砂壶来制作呢?是不是你们的紫砂壶根本就不是紫砂泥来做的呢?今天我想有必要和大家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我们先说说紫砂泥的形成,宜兴陶土矿按其成因,均属内陆湖泊相及滨海相沉积矿床,呈层状、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它们大约在2亿至4亿年前已经形成。
紫砂泥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和一些矿源一样,理论上是总有开采完的一天。宜兴作为原矿紫砂泥生产地,已经有很长的开采历史。2005年4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发出了对黄龙山紫砂矿进行保护的通知。经省人代27次会议批准的《无锡市宜兴紫砂保护条例》,也于2007年4月1日起实施。这对推动传统紫砂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今年6月底,宜兴市政府已经恢复对紫砂泥矿的有序开采,专供制作紫砂壶。所以这对一些市面上自己本身没有紫砂泥原料的人来说,他就会以紫砂泥没有了来抬高自己壶的价格,或者有的人更会拿一些不是紫砂泥的料来做,例如灌浆,拉胚壶。
很多外地的人对紫砂并不了解,所以说产生很大误区。宜兴紫砂泥是建立在宜兴陶业生产基础上的,开采出来的甲泥2-3%是上等紫砂,甲泥是宜兴大缸陶罐瓮头的原料,曾经的产量每年都是上千万件计算,但是随着这些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消失,单独开采紫砂会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
宜兴本地老矿区随着地表和浅层挖掘的消耗,挖掘成本越来越高,最深已经挖到接近400米,这比煤炭挖掘难度大了不知道多少倍,因为挖的是矿石,而且还会遇到黄石层,还要面对地下水的情况,坑道内都要豁圈(懂紫砂开采的人知道那是什么)难度系数很大,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也不利,宜兴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现在再去这样采掘也影响很大。只有在国有企业时期才有能力去挖掘,现在找个私人去搞很难。
目前,宜兴境内已发现各类陶土矿床(点)102处,探明储量7300万吨,保有储量6500万吨,远景储量2800万吨。其中含有紫砂泥的甲泥矿28处,探明储量5983万吨,保有储量5796万吨,远景储量1160万吨。据权威资料表明,丁蜀镇黄龙山以北至宜兴陶瓷产业园区以南一带0.69平方公里范围内,已探明B+C+D级甲泥储量1157万吨,其中有紫砂泥35万-58万吨。矿层距地面60-200米,这将是紫砂陶生产的大型原料基地。此外,宜兴其他甲泥矿中的紫泥探明储量和保有储量分别为90万吨。若按每年用量万吨计算,也可用百年以上。虽然紫砂泥矿产资源不可再生,会越用越少,但是“紫砂泥枯竭”之说是没有根据的危言耸听。
有很多制壶艺人,早在90年代,就大量在自家地窖里囤,这些量足够他一辈子,有的甚至几辈子都用不完。所以市面上也就会有一些,但是数量不多的老泥,陈泥制作的紫砂壶,而这类壶,通常一般都不会便宜。所以对一些喜欢收藏的壶友来说,能够买到一些用陈泥(上好的泥料)制作的壶,和制壶工艺一样重要。
总而言之很多外地的壶友对紫砂的顾虑和疑问是正常的。但是里面有不少还是偏见,比如说是不是黄龙山原矿?是不是有添加?这些东西我试着去解释过,但是起的作用不大,说多了引口水战,没意思。历史上宜兴紫砂也不是只有黄龙山有采,没必要纠结这个。如果你真的有这些情节,也完全可以有黄龙山原矿满足你,只要你钱包做好准备,你用买化工拉坯壶的钱去买原矿,然后骂没本山原矿了,也只能让人笑话了。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