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以前,市场上“捡漏”的机会还真不小,紫砂壶收藏尚处在发掘期,玩壶的人少,多遛摊儿或者去乡村收老物件儿,指不定哪家装油盐酱醋的壶就是个宝贝。
往常,随着信息传播的日益发达,再加上收藏队伍的急剧膨胀,想要“捡漏”,还真是难上加难。
不过,也有行家以为,只要还存在着玩壶市场,就一定有“漏”可捡。
你得具备理论学问和实践经历,还要有敏锐的目光和对市场行情的洞察力,在和卖家本领高低的较量里,或许就能逮着“漏儿”。
首先是『逢低吸纳』,捡“观念”的漏儿。
艺术作品的认同价值存在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少有价值的藏品未被开掘或被轻视,招致价钱走低。
许多目前名气不大的作者,作品在将来常常具有较高的升值空间。
一些当下不被看好的艺术风格,或许是潜力巨大的“绩优股”,此时收藏,正是捡漏的大好机遇。
第二是『异地销售』,捡“地方”的漏儿。
市面上的紫砂壶,各地域卖的价钱都不一样。
依照常规来说,产地宜兴的价钱要相对低些,精明的买家在宜兴淘了货,再结合地方的生活指数和购买力,拿到闵粤、港台地域销售,以至出口日本、东南亚国度,这里的差价,也是一种“捡漏”。
第三种是『专业错位』产生的“捡漏”。
紫砂壶假如细分也能分出不同的版块,除了众所周知的光、花、筋纹三大类,还能够从时间跨度及时代风格上分出明清至民国老壶、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民国仿古壶、文革壶、现代大师壶、中青辈实力派作品等等。
彼此虽非轩轾分明,不像大行业隔行如隔山,但保不齐有专业度不够的卖家眼拙了,比方懂老壶的卖家隔了行,不懂仿古壶的升值点,这就容易疏忽精品,被有眼光的买家捡了漏儿。
还有一种捡漏儿,特别需求胆魄。一把壶,比作者同时期的作品价钱要高,比市面上同类别的壶也要高出许多,且卖家偏偏不肯退让。
假如你认准了它的艺术价值,get到了它与众不同的“点”,笃定它有升值的潜力,即使他人不看好也要买回来,说不定未来就捡一大漏儿。
在目前的紫砂收藏市场里,“漏”当然有,可也不那么容易捡,特别是受到错误收藏理念的影响,没玩几年眼力不到,经历缺乏,容易被伪专家忽悠,心里总揣摩着想捡漏捡便宜。
即便有个他人在很偶尔的状况下捡漏成功,但更多的人常常是捡漏不成反被打眼。机会总是钟情于有准备的头脑,藏友们还是先练好眼力、攒够经历,再谈“捡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