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紫砂壶因其材料的特殊性、纯手工工艺和古朴典雅的造型,从明代以来,一直受到茶人、文人的追捧。但近年来,五大名窑(汝、官、哥、定、钧)开发的名瓷茶具亦以其色彩斑斓、造型精美而阔步走进茶具市场且价格不菲——十几万一套者屡见不鲜。那么,不具透气性的瓷茶具能否承载当代茶文化?会不会冲击“一壶一茶”的紫砂?且看业内名家们“品茗雅谈”。
江苏宜兴陶瓷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李斌——
瓷器属碱性泡茶难及中性紫砂
相比五大名窑的瓷茶具,紫砂壶因其材料的特性、手工工艺的复杂性以及清晰的文化脉络和文化底蕴,成为饮茶者、懂茶者、投资和收藏茶具者的首选。
五大名窑用瓷做壶如今已经比较普及,但紫砂壶相比瓷壶还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茶具的历史经历了由繁至简、由精到粗、由大到小的过程。茶具在汉代已经出现,但仍处于茶具、食具、酒器混用的阶段;茶具专用始于唐代,陆羽撰写《茶经》,从煮水、烹茶、饮茶到贮藏、清洁等,设计和规范了中国最基本的一整套茶文化样式,有推行“茶道”的意图。从饮茶的历史看,当时唐宋的饮茶法是煮茶、煎茶、点茶,用的也是盖碗、茶盏之类,真正以壶冲泡再分酾到茶盏、茶杯,是在明清。明清社会审美情趣力避浮华,主张回归自然、返璞归真,饮茶方式抛弃了唐宋时点茶、斗茶那一套繁琐的工序,茶具上崇尚紫砂陶;
其次,从自身特性来看,紫砂陶表面不上釉,表面气孔率达到百分之十,透气而不漏水,“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夏暑不变馊”。尽管现实中没有人会把茶叶放置太久,余茶也会倒掉,但紫砂这一特性,就像把一件事情做到了极致,足以说明其贮茶的优良性。又因为紫砂表面有吸水性,茶叶的香味也会渗留在壶里,所以为避免串味,紫砂讲究一壶一茶;
再次,从酸碱度来说,经过检测:瓷属碱性,玻璃杯属酸性,只有紫砂属中性,泡的茶色、香、味最为醇正。
而瓷杯最明显的优点则是易洗涤、无茶垢、观汤色赏心悦目,虽不具透气性但不妨碍即泡即饮。如今五大名窑的瓷茶具在市场上的占有量越来越重,不过我认为这并不会对紫砂茶具形成冲击,因为懂茶的人仍然首选紫砂壶,还不止买一把,就像上瘾一样,家里大大小小好几把。
而且宜兴紫砂还有着清晰的文化脉络,具备成为收藏珍品的条件。它历史不长,始于宋末,兴于明,盛于清,每个朝代有哪些名家派别、器型如何、有哪些文人参与,都有史可查。紫砂壶身的印款、铭文,名家字、画,都赋予了紫砂文化性、收藏性,藏家、商家甚至买断某个名家好几年的作品,就是看中它巨大的升值潜力。
当然,一套由名瓷大师设计和制作的茶具亦价格不菲,不乏几十万元一套,但市场上的瓷壶大多采用灌浆的方法,工业化、大生产,一个工人一天可以生产上千套茶具,因此价格低廉,迅速占领市场。紫砂略贵,贵在工艺复杂、产量小,即便是低档紫砂,用模具来做,一个工人一天也只能做五六把,最后壶的表面仍需经手工打磨。
当然,对于普通的饮茶爱好者,紫砂茶具也并非高不可攀。目前紫砂的销售模式,一部分走低端市场,非名家手工制作,价格比较低;一部分走高端人群,纯手工、产量有限、名家原创,制作者将其作为作品,而非产品。此外,紫砂泥矿虽然稀缺,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找到跟紫砂相媲美的材料,但其储藏量丰富。媒体曾报道宜兴至少还有6万吨紫砂矿储藏量,而且不少手工作坊也会积极“备荒”,加上紫砂壶不费料,制作时也不会造成浪费,可以说,几百年内紫砂泥都无枯竭之忧。
现在市场上茶具的材料不断推陈出新,有玻璃器皿、金属,还有石雕壶,花样繁多。但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泡上一壶好茶,喝茶、品茶,尤其紫砂还有养壶的过程,茶禅一味,这种慢节奏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推崇。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龙泉青瓷传承人徐朝兴——
紫砂壶易积累茶垢不方便清理
作为地方的文化产业支柱,龙泉窑主要做艺术品,烧制小茶具也就是近十年、二十年来的事情。龙泉青瓷如绿玉,厚质厚釉,视觉上观茶色很美丽;把玩上,龙泉瓷以釉取胜,观赏时也是一种艺术享受;从清洁方面来说,瓷茶具易清洗、不串味,我见到不少宜兴的紫砂大师都在家里用龙泉瓷茶具喝茶。
龙泉、浙江、上海等以前都是喝大碗茶,北方人喝茶是解渴、牛饮,龙泉窑历史上烧制的也是大茶具、茶碗、茶盅。而广东、福建等南方人爱喝工夫茶,蕴含着深厚的茶道、茶文化。随着工夫茶的流行,南北茶文化的融合,龙泉青瓷做小茶具也是近十年、二十年来的事情。
名瓷打造的茶具,在把玩上也很有情趣,比如龙泉青瓷厚质厚釉,以釉取胜,青瓷绿玉,在增加茶色美丽的同时,既可眼观又能上手把玩。龙泉青瓷的釉纯天然,绿色环保,不含铅,不像市场上一些打上金边,做了贴花、烤花的釉上彩茶具。釉上彩是彩料在瓷器烧成之后绘制、二次入窑低温烧制,含有铅、镉等有害金属,长期使用等于慢性中毒;釉中彩和釉下彩,彩料直接在胎质绘制,涂上透明釉后高温烧制,对人体无害,消费者一定要加以辨别。
紫砂壶只用紫砂泥就能制成,表面不上釉,有气孔,保香、保味性能佳,但紫砂壶会起包浆,容易积累茶垢,不及瓷茶具清洗方便及泡茶不串味的特点。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苗长强——
钧瓷茶具色彩斑斓
独具艺术美
五大名窑的瓷器都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名瓷打造的茶具作为礼品瓷器、日用瓷器,艺术性强、外观美丽、富有特定的文化内涵,一直很受市场欢迎。
一般来讲,钧瓷始于唐、盛于宋,器型以罐、盘、碗、钵之类居多。钧瓷之美在于釉,相对于紫砂颜色主要呈紫色,比较单调,钧瓷色彩斑斓,制成茶具有其独特的艺术美。
虽然说紫砂茶具有“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夏暑不变馊”的特点,但现在人们的饮茶习惯多元化,选择茶具也是因人而异。而市场上千姿百态、百花齐放,五大名窑出产的瓷茶具也很常见,而且各有特色。名瓷制作的整套茶具,作为旅游产品和礼品,造型精美,既有极强的艺术性,又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它又有着易于清洁、泡茶不串味的优点。可以说,用光洁如玉的瓷具泡茶,叶片舒展,色泽悦目,茶味甘醇,不失茶之真味,受到饮茶者的欢迎。
但选择瓷茶具需要留心,有些瓷茶具可以放心使用,有些则需谨慎对待,原因就在于其外表的釉质。古代瓷器釉料取自天然,有些用的就是草木灰,但现在市场比较乱,本来为便于观赏茶汤颜色,茶盏、茶杯都以浅色釉为主,但有极个别厂家只图美观,为达到艳丽的效果,会在釉料里加上化工颜料,烧成的釉质里就可能含有有害的金属元素,比如钡、镉等,长期使用对人的身体有害,尤其有些釉上彩,低温烧制而成,使用起来就让人更不放心了。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文增——
瓷茶具历史悠久颇具文化内涵
艺术设计上,瓷茶具附着于中国陶瓷文化,其形制独特、装饰考究;在收藏价值上,不同工艺不分高下,也不在技艺本身,而是取决于制作者的综合文化、品位高低。
五大名窑历史悠久,它们的专长当然不是做小茶具。河北的定窑器型非常之多,达到上万种,但百分之七十是碗、盘、瓶、罐、炉和枕。但定窑为迎合斗茶习俗,历史上曾烧过黑、紫、红定茶盏和盖碗,都是较精美的茶具。定瓷现在开始向小茶具靠拢,其优势逐渐凸显。
在艺术设计上,名瓷茶具亦有自己的造型思维、艺术主导和审美取向。比如,在装饰效果上,五大名窑各有千秋,其中定窑胎薄而轻,造型简洁纯朴、优雅俊逸。体现在茶具上,定窑独特的印花、刻花,成品素净高雅,艺术性强,而且天然环保。其他名窑的小茶具,像汝瓷的雨过天青、钧瓷的色彩斑斓等,不管是洁白无瑕、晶莹剔透,还是思维独特、造型别致,体现在小茶具上都异常精美。
在工艺上,瓷茶具与紫砂较劲的地方在于,紫砂壶在壶盖与壶口的关系上配合最为精密,严丝合缝,使流入壶内的空气极少,故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不变,而施了釉质的瓷壶很难达到这种精密程度,但定窑烧成温度高达一千三百二十多度,瓷化程度高,釉质薄而均匀,大师手工做成的瓷壶,壶盖与壶口也能做到稳妥严整,泡出来的茶一样清新。
另外,我曾见过龙泉窑大师徐朝兴做的一件盖罐,其盖与罐口异常规整,完全做到了罐、盖一体,让我感到非常震惊。所以,龙泉窑小茶具之精巧玲珑更是可想而知。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瓷画家李小聪——
过分配套的茶具是低俗商品理应与茶人无缘
作为一个“茶人”,我认为,那种使用同一种材质、装饰着同一种花纹、过于配套的茶具是最大众化的商品,与艺术无关,与茶人无缘。我欣赏的茶具不妨如此混搭:茶壶是紫砂,茶杯是哥瓷、钧瓷、景德镇瓷,这样才有把玩的情趣。
茶具随着茶文化的发展,制茶技术、饮茶方式、泡茶法的不同而演变。中国茶从古至今,大概经历了煮茶、煎茶、点茶、泡茶四种烹饮方法。以壶泡茶之前,茶叶被制成茶团、茶饼,饮茶时需要将茶饼碾成茶末,饮时会连着茶末一起吃。到了明代,盛行壶泡法,茶具也随之产生了不同的器皿。
在茶具的用料上,自古以来就是一部分瓷,一部分陶。使用紫砂之前,铁器、铜器、玉器等都曾用于制作茶具,但唐宋以来的茶具主要是陶瓷。茶壶古代用得少,煮茶时煮水的器具是鼎、镬,便于观察水沸的程度,瓷在茶具中的使用,比较多的是用于茶盏(茶杯)、茶托。比如,唐代陆羽《茶经》中对于茶盏的用料,就推崇越州青瓷,“青则益茶”,认为青瓷可使茶汤呈绿色,显得漂亮。但茶具的材料除了对茶汤颜色的影响,还要不损茶质、茶味、茶香,这一方面紫砂壶做得最好。
瓷壶做工精美、易于清洁,不同品种的茶可以共用一壶,然而瓷壶如玉,不能养壶,这是茶人觉得它没情趣的地方;而紫砂的茶垢不易清洗,吸香吸味,一个紫砂壶只认定一种茶,尤其是陈茶和新茶不能混泡,因为陈茶有老味,新茶重其新鲜娇嫩,所以好茶之人都是一壶一茶。从入手一件紫砂茶具,每天泡茶、把玩、摩挲,茶壶光泽逐渐起变化,显露出温润的“旧气”,这就是紫砂壶的包浆,它记录着一把壶的历史,映照着茶人的情趣、心境。
不过如今各人有各人的审美,比如说到品茶观色,也要看各人的角度和心境:你可以用玻璃杯,全方位地去品味观色;而我用紫砂杯,从杯底观色亦不妨碍。
在商业社会里,茶具材质可以百花齐放,但我觉得,凡是泛滥的东西都是不对的。从审美的角度看,我本身是潮州人,从小看到的茶具都是家里的老人在这边淘一个那边淘一个,“东拼西凑”,比如壶用的是朱泥孟臣壶,杯用景德镇的若琛杯,托用哥瓷、钧瓷,这样混搭而成一套茶具,有个人的审美。就好比买衣服,如果从上衣、裤子,到帽子、鞋子、袜子都用一块布,一样的材料、一样的花纹,有味道吗?还是根据自己的审美来配搭更合心意吧。太过配套的茶具,从杯到壶,同一种花纹图案、同一种瓷质,只能说是最普通的商品,与艺术无关,与茶文化无关。这样的茶具虽然很受大众的欢迎,但与茶人无缘。真正的茶人收藏和把玩的茶具,不希望和别人雷同,那种坐在一个大茶盘前摆出一整套茶具的举动,很土豪,但其实也很土。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