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普洱茶与建水紫陶的锲合

时间:2023-12-05来源:只见说茶 作者:只见说茶浏览:
建水陶(又称:建水紫陶)身为中国四大名陶,在业界经常会被人拿来相比较,今天我们不谈它在工艺和原料上的差异,只谈它们与普洱茶的契合度。作为云南土生土长的茶道与器道,在地理位置上的靠近,有了相近的“物性”,在云南人的情感上,有了共通的‘人性’。两者在物质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建水陶(又称:建水紫陶)身为中国四大名陶,在业界经常会被人拿来相比较,今天我们不谈它在工艺原料上的差异,只谈它们与普洱茶的契合度。作为云南土生土长的茶道与器道,在地理位置上的靠近,有了相近的“物性”,在云南人的情感上,有了共通的‘人性’。两者在物质与精神上的相伴相生,似亲如兄弟。
普洱茶的发源,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而建水陶也历史较久,制作源远流长,历史上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瓷的说法,一代代传承,到近现代便传承到了建水陶。
为何说自古茶器一家,从历史渊源上可以看出一二,茶道绕不开器道,器道离不了茶道。再加上古时交通阻隔,物品流通性差,基本都是就地取材或就近取材。明显,建水陶与普洱茶产地更相近。看到这里,建水陶似乎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结论也不言而喻了,那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几组对比。
普洱茶生茶熟茶之分,生茶熟茶工艺不同、茶性不同、滋味不同,再加之普洱茶新、老之别,所以建水陶对他们的影响自然也不同,下面就来谈谈新生茶与新熟茶老生茶与老熟茶的区别。
 
一、新生茶
冲泡生茶的时候,如果水温偏高会将新嫩的茶叶烫坏,而且新茶中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高,应快速出汤避免闷泡,否则会使得新茶苦涩味重。通常情况下,导热性好的物体,散热性也好。相同形、同等情况下,冲泡同一款新生茶,密度更高、导热性更好的建水陶其实更适合。建水陶因含铁量高,导热性好,散热性也好,不会长时间高温闷茶,水温自然不容易偏高;建水陶密度高,香气物质不容易被壶所吸收,更能聚香,香气会比较清扬。
 
二、新熟茶
新熟茶经渥堆发酵之后有渥堆味和一些杂味,所以一般要稍微存放一段时间让渥堆味和杂味散去。建水陶冲泡熟茶时,口感上与盖碗接近,且又有略优于盖碗的地方,建水陶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熟茶中的杂味和渥堆味;而特别对于一些工艺得当无杂味的新熟茶,与建陶可谓是珠联璧合。
 
三、老生茶
老生茶冲泡时的要点之一是水温,老茶经过长期的存储冲泡时水温要高才能较好的激发茶味茶香。建水陶导热性较好,散热快,当然相对而言,对于用料较嫩的老生茶,抛光后的紫陶,密封性有了增强,对于老生茶的出味有着妙用。建陶本身由于有一定的吸附性,也可以较好处理生茶在长期的存储中难免会沾染一些灰尘或者异味,起到一定的“修正”能力,使得老生茶滋味更为醇正。
 
四、老熟茶
熟茶除了宫廷级别等较为幼嫩的茶品,一般都采用沸水冲泡,茶箐粗老一些的茶品含有茶梗、老叶,需要高温闷泡。建水陶适合冲泡茶箐较为幼嫩的茶品,能够降低茶汤过浓形成酱油汤的几率。对于茶箐等相对粗老一些的,建陶细密的密度能够更好的维持温度,使茶梗、老叶中的内含物质充分溢出。
从这四组体验来看,密度高、导热性好的建水陶更适合茶菁较嫩香气高扬的茶叶,且无釉磨光工艺的诞生,让建陶的散热性有了延缓,让保温性得到了增强,而其含有的一定的吸附性的特性则适合处理一些‘疑难杂症’。对于茶友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普洱茶近些年来古树春茶的声名鹊起,对于新茶的更多体验,也让建水陶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回到文首,至于两者的契合度,相信大家都已经有了答案。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普洱茶产地  普洱茶历史  渥堆发酵  普洱茶  茶多酚  内含物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电脑一族防辐射喝普洱茶
电脑一族防辐射喝普洱茶
普洱茶大厂山头之争
普洱茶大厂山头之争
普洱茶树型
普洱茶树型
斗记茶业再推普洱茶新品
斗记茶业再推普洱茶新品
普洱茶的三绝
普洱茶的三绝
鉴别普洱茶4个要决
鉴别普洱茶4个要决
普洱茶的泡时原则
普洱茶的泡时原则
好普洱茶的茶汤特点
好普洱茶的茶汤特点
普洱茶采用“重力揉搓”的目的
普洱茶采用“重力揉搓”的目的
闲谈普洱茶受捧的原因
闲谈普洱茶受捧的原因
普洱茶的神奇之处
普洱茶的神奇之处
说说普洱茶的“357”
说说普洱茶的“357”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