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壶”反应的投资市场信息,其风向似乎并不如当代紫砂那般“坚挺”。特别在市场处于理性回归状态下,大师名作风光无限,中青辈实力派作品异军突起、捷报频传,遏制了老壶市场的充分释放。
从久远角度看,具有标杆性、创造性的明清制壶巨匠,其作品升值潜力更大。
“当代艺术的价值就在于其对应与对接的是它将来的价值”,紫砂作品的开放性是指向未来的,老壶,当然是重新壶而来,其价值一定是树立在它是好壶的基础之上。
好的紫砂艺术没有现成的模板,但能够找到许多共识,在“工艺”的层面实已无需赘言,好的作品必定要跳出运用功能的窠臼,高的附加值,来自于作品的创造力和耗时性,来自于现代创作中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承与整合。
六百余年紫砂,艺人兢兢业业,薪继火传。器型多如过江之鲫,而流传后世以紫砂“老壶”追摹者,除却传统器,约屈指可数。“时期变了,笔墨就不得不变”,壶同此理——但如何“变”?
是复归传统,还是中西合璧?形式的改进,偏离了美学层面的依据,必生疑窦。
譬如,杨彭年的石瓢以名士瞿子冶的刻绘而名垂后世,但对子冶石瓢形体作进一步稳固和发挥的,并不是彭年自己,而是紫砂泰斗顾景舟,这种传承中透露出一种跨越时代的精髓,一种DNA基因遗传的美感。
以开放的心态积极的吸纳新的气息,是“好”的基础,同时,并不失去紫砂传统精神的寻绎,才为“老”提供了依据和可能。
今天的好壶成就将来的老壶,反应到市场中,是由稳健的价钱来表现的。
只有行业的良性发展才能为“好壶”的可持续投资保驾护航,频繁的炒作带来了“稍纵即逝”的“虚假繁荣”,人为催熟的价钱必然会面临理性的回归。
老壶不一定是好壶,很多也只停留在商品层面。好壶不一定非要老,时代的车轮永远滚滚向前。
但只要今天的好壶,才能真正成为将来的老壶,这是紫砂艺术价值的定势取向,也是其民族性和现代性发展的关键。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