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经常会在茶市场里,看到一些壶友在看壶时,听听壶盖敲壶身声音,把壶翻来覆去,还用放大镜看一看,然后点评一番此壶真假好坏,显得十分专业。那么,他们真是专业的鉴壶人吗?
今天小叶子给大家总结了一些购买紫砂壶容易踩入的误区,供大家参考,有补充的话,可以在这篇文章后面留言给我们。
真的紫砂、好的泥料清脆悦耳,假的如砖头沉闷?其实,敲击声音与壶本身的形状、材料、密度有关。
1
清脆悦耳与沉闷的声音一般是指音色,其更多是与瓷化程度有关,瓷化程度越高,则声音会越清脆。以朱泥为例,多遍烧制颜色深而亮,即瓷化程度越高,敲击声音清脆;像紫砂属陶器,大多数是不会像瓷器一样敲击声音清亮的。
2
壶的形状以及大小的不同,则敲击时内部共鸣的路径不同,声音当然会产生区别。壶胎体的厚度也会使敲击声音略有差异,胎体比较厚的声音略显沉,而胎体薄则相对会清脆些。
3
泥料的不同,烧的温度不同,敲击后发出的声音也会不同。
4
如遇壶身有破损,这时敲击时音色会沉闷。但实际情况是:当你能通过敲击能听出壶是否有暗裂时,表明壶身已经裂得十分历害,如果微小的一点点暗裂,即使是对于“老玩家”也做不到听出来。
现在网上流行卖紫砂壶“玩倒立”这个噱头,对壶的气密性判别标准有两点:
❶ 按住壶嘴,倒立过来,盖子不掉,则说明此壶的气密性极好,反之则说明壶的气密性差;
❷ 在紫砂壶里面装满水,按住壶盖气孔,则壶嘴立即断水。
以石瓢和西施这两种紫砂壶市场上最多也最常见的壶型为例:
(以石瓢100把,西施100把做实验)
❶ 石瓢壶因无法按住气孔,只能做按壶嘴试验,倒立后盖子全掉;
玩倒立对部分壶是起作用的,但绝不保证任何壶型都能玩倒立,换言思考,紫砂壶倒立不掉盖就代表气密性好,就可判断为一把好壶吗?
如果倒立会掉盖,那按住气孔必然无法断水,因为证明气密性好的基本条件是壶口平整,而紫砂壶“倒立”不掉盖可以作为壶盖与壶口的平面是否平整的一个检验标准。
这种方法大错而特错,价值不菲的紫砂壶,可能会因为一根小小的火柴而变得一文不值。用火柴辨别紫砂壶真伪的说法,是因为以前的泥料磨得比较粗,传统火柴成分含白磷,别说是用紫砂壶了,就算在墙上划一划也能发热引起火星;现在泥料有粗细之分,火柴也做安全设计,不会轻易起火,不管用什么壶都划不着。
“三山齐”是指:壶嘴、壶钮与壶把三点齐且要居中,壶嘴与壶把的重量、比例要协调,则称为“三山齐”。
制壶艺人也发现,有些壶型如果“三山平齐”,款式就不好看,或者出水不爽。还有的壶型在安装壶嘴时,必须高于壶口三至五毫米,不然在注水满时,水会从壶嘴流出来。
小叶子
用“三山齐”这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的茶壶,显然是不合理的。“三山平不平”跟壶好不好没有关系。
很多壶友认为盖子越严实就表示这壶做工越好,要求“左右使力纹丝不动,转动却滑爽”。其实不然,紫砂壶都是手工活,做不到像机器那样紧密度百分之百。有稍微一点的粗糙,是很正常的,反过来想,如果紧密度相当高,肯定是借助了工具制作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