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茶人不可缺少的茶道器具——银壶和铁壶

时间:2023-12-13 17:24来源:茶以清心 作者:茶以清心浏览:
在中国茶文化的兴起与传承中,日本茶道具的铁壶、银壶、金壶慢慢流入中国,数量很大,而且被茶文化爱好者所喜爱。早在古老的中国,银和金、铜被称为“唯金三品”,在贵金属中地位极其崇高,故被能工巧匠用来表现文化艺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
普洱茶
在中国茶文化的兴起与传承中,日本茶道具的铁壶银壶、金慢慢流入中国,数量很大,而且被茶文化爱好者所喜爱。
早在古老的中国,银和金、铜被称为“唯金三品”,在贵金属中地位极其崇高,故被能工巧匠用来表现文化艺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
银是一种美丽的银白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仅次于金在贵金属中为第二位,导电性和传热性为第一位,具有最佳的杀菌功能。
银制器为历代名人雅士所推崇。纯洁的白银,须经数十工序,涉数百工具,历数万次精敲细击,由工匠心、手、力通融合一,千锤百炼,精雕细琢,始成银器。
 
银壶自古便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我国使用银壶可以追溯到战国以前,兴盛于唐宋,历代均以“煮水以银壶为贵,泡茶以银壶为尊”。
银壶向来是宫廷皇家把玩之物,存世量少,银壶收藏在国内尚属小众,但凭其精良的工艺和东方文化一脉相承的历史底蕴,近年来备受藏家关注。
古人认为做水壶的最好材料就是这“不入常百姓家”的金银。因为这些金属传热好,本身洁净无味,而且热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锈,不会把水染出怪味来。古人当然未必知道这些,完全是实践出来的真知。
 
陆羽《茶经》说:“鍑:以生铁为之……洪州以瓷为之,莱州以石为之。瓷与石皆雅器也,性非坚实,难可持久。用银为之,至洁,但涉于侈丽。雅则雅矣,洁亦洁矣,若用之恒,而卒归于铁也”。
这段话日本茶道追随上千年。茶事从唐宋传入日本,直到今天,日本茶道一直沿用银壶和铁壶。
日本铁壶最早可追溯至江户时期,在昭和期间已因日本茶文化的改变而断绝,几乎每家每户都会使用铁壶,而制作精美的铁壶还经常作为高贵的礼物在亲朋好友间赠送。
用老铁壶煮水,一方面铁壶会吸附水中的氯离子,另一方面铁壶煮出的水中会释放出铁离子,可以补充人体每日所需的铁质,还可预防及降低高血压,对有高血压的人很有帮助。
老铁壶煮水能提高水的温度,具有软化水质,让水变得甘甜,顺口,口感厚实饱满顺滑,在品饮好茶时,有事半功倍加分之效。
 
日本老铁壶的铸造方法与现代有所不同,老铁壶当时采用的是一种脱腊技术,每件铁壶铸好后,必须敲碎模具,才可取出。
而且以前的老铁壶是纯手工制作,所以制造出来的壶绝对不会出现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它具有外形的全球唯一性,是百年难得的珍贵古董,亦是一件带有艺术价值与实用价值的水器。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件日常煮水器来养生,或是一件艺术品来欣赏,亦或是古董来收藏。
用老铁壶煮出的水口感很软、甘甜,用来泡茶,那是如虎添翼,云南地处高海拔地区,用生铁壶煮水对提高水温有明显作用(经测试在昆明水温可接近100℃),对泡普洱茶是再好不过的。
而在煮茶过程中,铁壶吸收水分中的氯离子,并释放出二价铁,长期饮用,可以预防贫血,补充铁质。
 
由于中国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在诸多日本老铁壶中都有着中国书法绘画和茶文化的影子。
例如:以壶身刻铸的汉字名句赏评;以梅、兰、竹、菊、松、山水、山居、庭林、渔翁、樵夫、小桥流水、近江八景、海川、社寺、亭台、阁榭等表现人文、山水、风景的美丽图案等,它们与带有富士山等图案的日本味道浓厚的铁壶相比,更加受到中国市场欢迎。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泡普洱茶 茶文化 普洱茶 中国茶 普洱 好茶 工艺 收藏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茶席—茶人的一方天地
茶席—茶人的一方天地
茶之美在爱茶人的心中
茶之美在爱茶人的心中
一个茶人的自我修理—十个数字
一个茶人的自我修理—十个数字
学茶艺、做茶人
学茶艺、做茶人
茶有灵性乃茶人之幸
茶有灵性乃茶人之幸
不懂采茶的乐趣 此为茶人一憾
不懂采茶的乐趣 此为茶人一憾
茶美在爱茶人的眼中
茶美在爱茶人的眼中
茶是否暴利看看茶人就知道了
茶是否暴利看看茶人就知道了
茶人服-茶人时尚
茶人服-茶人时尚
茶人列传茶能作也能喝
茶人列传茶能作也能喝
什么是真正的茶人?
什么是真正的茶人?
辨别真假茶人的七条规则你知道
辨别真假茶人的七条规则你知道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