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最早在民国时期,引进了注浆成型法,到五十年代全面普及,在那时,此种工艺多是用于瓷器的。
究其原因,紫砂的泥料颗粒大,吸附性不够,因此无法注浆成型,而在七十年代,徐秀棠与吕尧臣两人再次研发,在泥浆中加入玻璃水,终于试验成功。
而这一技术在研究成功后没多久,便被宣布停用了。
徐秀棠先生在后来写到放弃用此技术的原因:
烧成后的外观效果与紫泥极相近……断面有玻璃相,不透气,失去了紫砂壶储香透气的优良特点
而对与灌浆壶的判断,很难有一种确切详尽的方法,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供壶友们参考:
1. 紫砂壶的表面非常光滑
因为灌浆成型的目数非常细,所以没有一般的砂感。
2. 壶内壁各部件接处有凹陷
灌浆法成型的壶是泥浆流动,所以烧制后外壁凸处,内壁必有凹陷。
3. 价格一般比较低廉
因为灌浆的制作成本比较低,所以这类的壶的售价一般也不会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