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茶性的评价标准
我们从以下四方面来分析和规类茶汤效果
1、内含物质
其中,质量高和渗透力强的成分,如果分量够多够集中,品饮时就会有“韵”的感觉。
2、混合度
内含物质和水的结合程度,它直接影响了品饮汤感。
反之,喝起来则会有空、寡、茶水分离的感觉。
3、协调性
内含物质的存在状态,是否能和谐、层次分明。
协调力佳者,能在茶水混合后,按各类溶入物质轻重清浊规类,这增加了茶汤层次感和韵律感。
4、亲和力
茶汤的自然性、适口性。
就紫砂而言,一般协调性佳者,亲和力亦佳。
紫砂的发茶追求
初似不觉,忽而韵起,令人回味不已,这是它迷人之处,也深符合茶道精神,故自古以来独备受推崇。
发外刚内柔之汤,酿香韵醇厚之味,成内敛后发之力,达亲和协调之境,是紫砂发茶的追求
。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紫砂发茶时,具体的影响因素。
首先,壶壁吸水率较高,配合着泥料的亲和力,发茶时,水和壶壁接触后,有个缓冲。
它并没有直接发力,是先承后发力,加上泥料发茶力强,故能够先全面接触后而发力渗透。出来的结果,是茶汤中心结实,外围柔和,实现外柔内刚的效果。
其次,紫砂的双气孔,发挥着两个功能,一个是气阀的功能,另外一个是气屏隔离作用。
故双气孔的存在,提供了一个协调,续热力的调控,出来的茶汤有活力,而不是硬梆梆的纯味觉刺激。
然而,紫砂虽需要有一定的透气性,但并不是说透气性越高就越好。
透气性太高了,尤其是人为的,调控幅度就大了,容易造成发力不足,温度气味隔离不足,茶汤质量下降,韵味不足。
倘若泥料不够坚实,首先牺牲的是提取高质量芳香甘醇物质,也就是韵味上有所衰减。
然后,不坚实的壶身,发茶力比较散涣,发茶力,协调性,混合度,也会有所减弱。
所以,我们其实不难发觉,紫砂发茶,泥质和窑火占据了主导性的因素,而形制,则影响发茶力的发挥空间。
故选壶挑泥料,不仅仅是为了好看易养而已。
泥料与窑火对发茶性的影响
泥质和窑火,是息息相关的,足透的窑火,则是发茶质量的把关点。
好泥,关键要有丰富的砂质,坚实协调的结构。它所呈现出来的是高雅的质感,亲切的手感,其发茶性,自当优越。
优越的矿土,加上趋于自然的内在结构,制程中力免添加干扰,经大窑烧透,是为珍品。
优质泥料,必须结合足透的窑火。泥料好,吃火足的壶,铿锵润泽,这对发茶很重要,铿锵代表了泥质结构坚实,润泽是弹性。两者内外一体,是发力自如的必要条件。
如果窑火吃不足,则泥料结构稍微松散,这使发茶力发挥得有点涣散,对高质量的芳香甘醇物质的提取,有一定的影响,茶水混合度也稍微逊色。
如此才能真正的体会到紫砂之美,乃至从视觉、触觉、味觉上应用随心,不逾矩。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