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过东升好几次,几乎每一次他都在跟不同的难题做斗争:挑战传统规则,设计更大胆的产品,适应新的互联网传播工具……
但为什么紫砂界就不能出一个MUJI?让一把具备好设计和实用性的紫砂壶,真正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服务。
在锋利的现实面前,愿望的生长注定不易。
东升创业做“器象”的过程像在爬坡,而今年,正是他翻越过第一座山丘的时候。
东升的大萧条时期是2017年。没钱,没资源,没运营想法。产品是做出来了,就连东升自己也没有预估到,他陷入了一种僵局。做一个紫砂品牌所面对的难度远比他所设想的高。作为一个手工艺行业,一是紫砂壶的品质、价值标准难以统一,紫砂壶的价值严重依赖于制作者的身份,二是外界对紫砂壶的认知仍旧以微商所宣传的形象为主导,导致东升不论是在业内还是在市场上,都难以找到自己的话语权。
两年后,东升的状态明显好了起来,作为设计者,东升开始承认自己开始对当下的流行事物感兴趣,比如自己掌镜拍摄短视频。
器象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为产品配上了一支阐述创作故事的短视频,从中也表现出器象对产品的想法:营造能够跨越古典空间,与现代生活兼容的紫砂壶。
“做品牌,意味着
你是有原则,有要求,有标准的”
东升的愿望很简单,做一个具备普世价值的紫砂品牌,设计要为人的日常生活使用而服务。
东升大学学的是化工专业,临近毕业时,没有选择像应届生一样找工作。2004年正是紫砂行业的繁荣期,东升的起步并不难。他买了一个域名建了一个网站,通过QQ联络到了一位紫砂壶工艺美术师,通过网站售卖茶壶,当时的利润十分可观,一把茶壶可以卖到八百多。
毕业后,他索性来到了紫砂壶的集散地宜兴丁山,入行业做生意。在东升在行业内累积资本的时候,他也开始参与到他紫砂壶的设计中来。但这一行为却无意中触碰到了一个行业内的矛盾问题:制作和设计,一旦有了分工,利益将如何分配?
东升显然不是受益者。当一把紫砂壶进入流通体系之后,消费者区分紫砂壶的方式主要看落款、印章,它代表了制作者的江湖地位,也隐喻着无形的价格区间。东升虽然参与了紫砂壶的设计,但制作者是由他人完成的,因而只能在作品上落制作者的印章,一来二去,制作者的壶水涨船高,反倒限制了东升对这一批作品的经营销售上。
东升觉得做品牌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器象”现代紫砂品牌成立于2015年,当时没有人相信紫砂壶也可以做成品牌。“商业精神是什么?(我要)给他们意想不到的事情”。
东升的思路是,器象的紫砂壶,是面对大众开发的实用器皿。将一把茶壶去掉附加值,回归到紫砂壶的本质,即泥料、工艺、设计感三者的平衡。一款真正具备设计美感的茶壶,能被大众所拥有和使用,这是“器象”所能实现的社会价值所在。
如何实现?东升就自己来制定游戏规则。
在丁山当地,活跃着十几万做壶匠人。制作紫砂壶的人和设计紫砂壶的人身份是重合的,因此,一把壶的品质与价值,往往由做壶人的身份而决定。当做壶人从一个助理工艺师到考出工艺美术大师之后,作品价值则直接翻上多倍,这条“光明之路”,成为每一个入行新人的晋升路线。只要人与壶的价值绑定在一起,壶就无法脱离手工业、家庭作坊的模式。
“做品牌,意味着你是有原则,有要求,有标准的”。
器象的运作模式则打破了“一人”与“一壶”的绑定关系。“器象”这一品牌是紧紧围绕着设计师角色的,东升负责产品的开发设计,签约陶手负责产品的制作,另外也有负责监制的角色,来把握品牌的产品品质。由器象开发的紫砂壶作品,落款不突出制作者、设计者的姓名,一律以品牌章露出。
“我们传统的东西
是有劲儿的”
运营模式的创新,并不意味着对传统紫砂壶的否定。
东升在入行的时候就在积累对于传统的理解。紫砂壶作为一种泡茶器,所涉及到的就是结构和线条,回到设计的本质上去,这一口号与德国包豪斯学派的出现有相似之处。
他从合理性审视了紫砂壶的造型,壶钮的高度决定了在提拿的舒适度,壶嘴的尺寸决定了出水的流畅程度,壶把必须好拿。他反对过多装饰,“你得首先看它泡茶好不好用,你不能臆想一种不合常理的(设计),这把壶好不好用,你的出水就是你的起点。”
这是理性的部分,而作为一种传统茶器,紫砂壶事实上代表着一种江南文人精神,在东升看来,这也是创作者内在人格的体现。一把足够好的壶,需要有“肩”,有“肚”,有“脚”,它的姿态是挺拔,它的线条是收敛的,他也会注重表现一把壶的张力,比如把壶钮适度做得小一点,表现出一种戏剧感,“我们传统的东西,是有劲儿的东西”。
产品与现实生活的契合度,也是东升考量的一个因素。比方说历史上的那些老字号,当产品平行于时代,甚至领先于时代时,品牌就充满生机活力,当产品落后于时代时,即便留下一个“老字号”的金字招牌,同时也暴露了产品已经退出大众生活的事实。东升将器象的紫砂壶放置于现代生活场景来比较,削弱紫砂壶在现代场景中的冲突性。
这批紫砂壶做出来后,东升发现自己无意中参与了一场博弈。除了开头提到的行业封闭问题,更难以打开的是市场认知基础。这指向一个问题:器象的经销商能不能坚持住?对于经销商来说,如果卖一把由工艺美术大师制作的紫砂壶利润空间远远高于卖十把器象的紫砂壶,经销商就没有理由支持器象的品牌理念。
他感受了无力。
问题不在产品。在当地人眼里,器象这个品牌做的紫砂壶确实少见,一时间,仿制器象紫砂壶的茶壶在当地流传的到处都是。东升心里并不生气,反倒看到了一丝希望。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改变则来自在东家APP上的销售反馈。东家APP是一个匠人手作电商平台,聚集了一群对生活有趣味、对传统有亲近感的用户。东升发现,直接面向消费者,才能找到与“器象”气味相投的人。
“器象”在东家APP上的店铺上架了这一批产品之后,有人就找过来询问,问是不是纯手工,有无证书等常规问题。
东升不愿意解释过多,他希望用户能够理解器象在做一件什么样的事儿,但东升的伙伴林群给出了另一种积极的思考,“我们要把我们的理念传播出去,如果我们自己都不去回答,你怎么让人家相信你”。
有趣的是,用户的接受度往往也会超出东升的预期,东升偶尔也会反问用户,对于一把壶的衡量标准是否就在于制作者的身份、证书,聊着聊着,对方冒出一句,“其实我也没有很在乎这个”,东升就笑了,“后来聊着聊着也就买了。”
“我们不是要筑起高墙,
而是要搭建沟通的桥梁”
这个僵局到底是什么时候缓解的,东升本人也未能清楚,但是他幸运地发现,从去年开始,他还是做对了几件事。
过去“器象”的产品视觉方面由专门的影像团队负责拍摄,但对方对于呈现,往往出于构图美感考虑,而不是聚焦于紫砂壶这一器皿本身。
东升开始自己动手为产品拍照,他不断寻找着一把壶的影像表达形式,这是沟通器象用户的基础语言。他开始尝试做一些短视频。在“器象”上传的视频中,用户可以看到这把紫砂壶的诞生过程,从炼泥、拍打、烧制到使用,全长在3分钟以内。“(只有)我能看到壶的哪个角度是美的”,他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开始思考如何突出紫砂壶的使用场景,被使用着的紫砂壶,往往最能激发用户的购买欲望。
要放弃与自己较劲是一件很难的事儿。东升逐渐发现自己的某些固执是正确的,对于产品的沉淀高于对营销的投入,对于客群的维护高于短期利润,用户有时候会站在他的角度,为他的作品提供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东升逐渐变得平和起来。
同时,他尝试做了几款更大胆的紫砂壶,“恒”是去年十一月份推出的周年纪念产品,在东家APP上的众筹受到了超出预期的效果。除了光器以外,还推出了和刻绘艺人褚超合作的刻绘限量版。
“子冶石瓢”则联合了紫砂独立设计师龙文,紫砂刻绘艺人高路推出的一款产品,壶身上的刻绘灵感来自于清代的金石拓片。结合了古代钱币、瓦当、古砖、砚台等元素,东升觉得这些拓片虽然看着横七竖八,颠来倒去,却很像过去留下的“碎片”。
在紫砂这一行业,作品仍旧以仿古器为主的情况下,这一系列具有设计感的紫砂壶,给了行业和市场一次冲击,刷新了人们对紫砂壶的认知。他说不清是产品的创意为他打开了新局面,还是短视频的表现拉近了用户与“器象”的距离,也许两者都有之,用“老佛爷”卡尔拉格斐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当你工作的时候,想法自然会出现”。
时间比想象地要慢很多,东升说,“有时候我在想五年后我能做成什么样,其实要十年”。
“我相信美的东西是可以相通的。”
(责任编辑:品茗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