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壶友会问紫砂壶真正的价值到底是靠什么来决定的呢?是:泥料×做工×形态=价格,还是:泥料×设计×做工=价格?首先,“形态”一词,我觉得表达不够精确,随着紫砂行业越来越成熟,分工越来越细化,不久的将来必然会涌现出一批职业紫砂设计师,目前,这个现象已经初露倪端。
可以想象,当众多专业设计人员,不管是本地培养的,还是慕名而来的,专业的或业余的,已经成名的或还在美术院校学习的。当这些人参与到紫砂壶的设计中来,会给紫砂行业带来巨大的影响。在这种趋势下,“形态”改为“设计”应该更恰当,因为“设计”今后无疑会成为紫砂壶创作过程中一个独立的、至关重要的环节。
其次,为什么要用乘法呢?因为“泥料”、“设计”、“做工”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只要有一个要素为零,它的整体价值就趋向于零。举个例子,非常好的创意设计,非常好的做工,但泥料是假的,都不是紫砂泥料做的,甚至是对人体有害的化工泥,那这个壶能喝茶吗?也许可以算是一件艺术品,但作为紫砂壶它的价值为零,因为它不能算是真正的紫砂壶。
同样的道理,做工粗劣,泥料和设计再好,也没有价值。有的朋友可能会说,泥料和做工都很好的壶,但是根本没有进行过多的设计呢?比如大师做的造型简单的仿古壶,会有价值吗?我的回答是:当然有价值。但我不认同这样的假设。很多传统经典的器型,怎么可以说是设计等于零?古人设计“仿古壶”这个造型难道不需要智慧吗?相反,简单朴实的造型实际上蕴藏着大智慧,经过岁月考验的经典造型,都是非常优秀的设计。
所以我认为紫砂壶真正的价值=泥料×设计×做工
另外,这三个要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重要性是不同的。比如古代,泥料就不用考虑了,没有假的。设计也不像现在这么重要,因为古人以中庸为美,壶的设计要简洁大方,不太可能凸显个性。而古人缺少工具,比如,没有电窑这些现代化的设备,很难控制烧制温度,所以古人主要集中精力在“做工”这个环节上,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制壶技艺。
而现在则不同了,随着时代进步,目前很多同样的壶型的“做工”已经越来越接近,现在的助理工艺师,如果回到古代,估计能成为大师(当然,别忘了要带着所有的设备和工具回去)。同时,因为现代人注重个性,设计上的要求也比古代高了很多,某些单位和机构搞个研讨会都要单独设计一套纪念壶,可以说每个壶友都有其自身的独特设计需求,只是目前这种需求很难能满足。
所以,我认为今后的发展趋势是这样的:泥料由于紫砂矿源的不断发现应该要回归到理性,回归到合理的价位;设计由于消费者越来越多的个性化需求而变得日趋重要;做工,不是不重要,而是目前制壶可以借助到很多工具,做工跟以前比已经提升了很多,毕竟,做工是有极限的。在目前大多数情况下,市场上很多紫砂壶的价值衡量准则还是:制壶人名气=紫砂壶的价值。当然,我认为合理的价值衡量标准是:“泥料×设计×做工=紫砂壶真正的价值”,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
(责任编辑:大润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