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图是均等颗粒砂壶与显微镜下的图片,砂粒基本匀称,晶体面相对大,折射出来的光点也相对大,大而强的光点就是晶光。


上图是底槽青料砂壶与显微镜下的图片,有大而散的反光点,也有小而密的反光点,视觉上就是晶润之光。


上图是朱泥壶与显微镜下的图片,反光点细小而密集,细微密集的光点,视觉上就是润光。


上图是显微镜下的图片,虽然也是凹凸不平,但颗粒表面与颗粒之间都是脂浆,反光面是连续的。所以,这类壶经过擦养后、油光锃亮,这就是和尚光。
晶光、润光是视觉感觉上的区别,大而强的光点叫晶光,细而密的光点叫润光。例如一把壶,距离30cm,会感觉是晶光,距离1米,会感觉是润光,是因为视觉感觉晶体反光的强度、密度不同。
晶光与和尚光的区别,晶光是密集的、有厚度的点光,和尚光是平面光,当光点越来越密,就是光的深度越来越浅,当迫近平面时,就变成了和尚光。
紫砂壶,没有绝对全是晶光,也没有绝对全是和尚光。
晶光,就是晶相,和尚光俗称玻相,晶相越多,壶越好,玻相越多则越差。
具备晶润之光的条件
一是,矿料一定是纯正的好砂料,只有砂粒纯度高的泥料,砂粒才会相互固定,明针的打磨才会对砂粒起作用。如果是等外泥,明针一用力,砂粒陷进去了,粉末泥上来了。
再就是砂粒一定是很整齐的砂粒,如果是杂质多、或者是岩化不均的料,因为它们的烧结温度不同,显色不同,也很难有晶润之光,所以,有晶润之光的壶,一定是用的好泥料。
二是,做工上乘,没有上乘的明针功力把砂粒磨平、把脂泥抿净,是不可能发出晶润之光的。
最好的泥如果没有明针工,烧出来是泥浆色,或制作时含水多(如注浆壶)烧出来的是水光多,所以,有晶润之光的壶一定是好做工。
真正好的紫砂壶看起来不艳,强光下又不刺眼,给人以温润的感觉。如果在显微镜下,这种晶体面的反光折射会很明显。
所以,周高起此法是大道至简,只要学会看晶光、润光就可以了,但最简单的也是最难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