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壶很容易上瘾,难以自控的事情很多。
有壶友和我说,现在的壶已经把书房、小孩房间给占领了,几乎每个平面上都摆放着壶,家里人看着都要毛了。
还有壶友跟我买壶,总是要求,等周一再寄到单位去,寄回家老婆是要骂的...
虽然我自己做得也很不够,但还是要时常提醒壶友节制,“三杯不过岗”的友情提示怕很多壶友都收到过吧,有人说你“忽悠吧~你巴不得别人在你这里多拿点……”。说实话,我真不是怎么想的,良性玩壶很重要,紫砂这东西迷人,但也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我一样有把壶变成钱、再把钱变成壶的本事。
当然,上瘾了就会不听劝,容易造成上瘾的原因很多,总结下来主要有三条:
——壶的泡养变化让人“上瘾”。养壶也是门大学问,以前也写过,今后会反复提及,勤泡勤养之下,壶身逐渐润滑,渐显黯然之光,是泥料泡透了的标志。
不同泥料养出的效果不一样,不同温度下泥料的养出快慢不一样。这种差异性,让大家对各种矿源的各种料子的养出效果都抱有期待,最好能拿到顶级泥料做的壶,能养出自己的掌上明珠。泡养的变化可以迷煞人。譬如,最近得到的两把壶,一把段泥、一把红清水,都很好,但由于泥料陈腐时间长了,都起了泥花,有些泥色不匀,是缺憾不?但没关系,我拿到茶室泡了两个礼拜,泥花泡没了,一点也看不出原来那么明显的色差,这就是茶水滋润下泥料透润后色逐渐统一,这是不到一百摄氏度下的转变,这种泡养的转变往往大于一千多度的窑烧,神奇啊。
——壶之形态让人“上瘾”。壶是造型艺术,这个结论我在之前很多很多期的前言里论述了,如果好的泥料是低层次需求(类似温饱),那么好的气韵、形态就是高级需求(类似艺术追求)。
壶的优劣是需要揣摩,需要把玩中提升眼光。今天的这把壶,你觉得无懈可击,可能明天你一看,觉得精气神欠了点,十年之后再一看,觉得一无是处。所以极致的过程中,你不知不觉的就经历了很多壶,见识了很多壶,拥有了很多壶,放弃了很多壶,这种“上瘾”,实难抵御。
简单说了上面三个“上瘾”的理由,最后还想表达一条明确的意思:那就是壶是宁缺毋滥的东西,下手多永远不如下手准,我的壶希望能入大家的法眼,也希望玩我的一把壶,抵得过四处乱淘十把壶来得有长进。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