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一直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茶文化兴起的唐宋,就出现了与茶有着天定缘分的特色茶具——建盏。
宋朝,“斗茶”盛行,上至皇家贵族,下至文人墨客,都对“斗茶”情有独钟,而这一风气更是推动了建盏的流行。
“三变”
△一为“曜变”
曜变,是一种斑纹,属于建盏的一种品类。
日本古籍《君台观左右帐记》中记载:“曜变,建盏之无上神品,乃世上罕见之物,其地黑,有小而薄之星斑,围绕之玉白色晕,美如织锦,万匹之物也”。
可想而知,曜变之美是多么璀璨夺目,那点点耀斑,随着光线的变化,焕发出蓝、紫、黄等不同的光彩。
一只盏中,像是藏着无垠星河,亿万星光均被收纳其中,然后映进我们的眼帘,一盏便是一世界。
可惜的是,这样独特的建盏,只存在于南宋。南宋之后,制作曜变的技艺失传,虽然现代手艺人们都在苦心研究,想要再续曜变之美,但始终无法破解曜变的烧成原理。
也有研究者认为,曜变的产生完全是机缘巧合,并没有特定的工艺。事实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曜变的华彩我们也无法否认。
△二为“窑变”
“曜变”、“窑变”,音相同,意思却大相径庭。
所有的“窑变”,指的就是建盏入窑后,在烧制的过程中,由于窑内温度和气氛不同,釉水会产生各种不同的釉色、纹路等。
这种釉水的变化,是不可控的,不受人为影响,同一个窑烧制出的成品建盏,也很难有两件纹路、釉色完全一样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一气呵成,千变万化,神奇莫测,这便是建盏的魅力所在。
说回开头,“曜变”可以说是“窑变”其中一种外显,除了曜变,还有兔毫、油滴等。
△三为“茶变”
前面两变发生在建盏烧制过程中,而最后的茶变则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
建盏长期被醇厚茶汤浸润,就会发生变化,这便是“茶变”。而被浸润的过程,我们也可以称作是“养盏”,养盏可以养出七彩宝光。
养盏的过程有“三不”,分别是“急不得”、“剩不得”、“差不得”,养盏不能急于一时,要细致、耐心,每次用完建盏更是要清洗仔细,才能养出好盏。
“四奇”
△第一奇,奇在建盏外形
建盏盛行与宋朝,那时有斗茶的习惯,黑釉建盏是斗茶的好用具,而底小口大的设计,可以方便茶筅对茶汤的击打,宽大的盏口也可以方便斗茶的文人雅士更好的观察茶汤变化情况。
△第二奇,奇在建盏高含铁量
烧制建盏使用的土是含铁量很高的红棕色粘土,含铁量可以达到7%—10%之间。
所以建盏的胎骨厚实坚硬,手感厚重,质地粗糙,触摸会有粗糙的颗粒感,敲击还能听到金属回声,也被称作“铁胎”。
都说“无铁胎,不建盏”,高含铁量可以帮助建盏塑形,保证釉色。
烧制建盏时,窑内的温度会达到1300℃,对胎体要求极高,如果胎体无法耐住高温,就容易出现变形、起泡等问题。只有使用含铁量高的土,才能提高建盏的出品率。
也是因为胎体的含铁量高,所以建盏在外形上,多为深色。但是在性能上,厚重的胎体为建盏带来沉稳的质感,让其风格更鲜明,且提高了其保鲜性能,长久保住茶汤鲜味。
△第三奇,奇在久热难冷,茶味突出
蔡襄在《茶录》中说:“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久热难冷,最为要用。”
久热难冷,就是建盏在泡茶方面非常突出的特点之一。建盏的胎体厚实,器身上薄下厚,而且胎体还含有许多小气孔,有利于茶汤保温。
另外,建盏还有活水的作用,建盏内的小气孔,可以吸附水中的钙镁离子,帮助水质变软。用建盏饮茶时,会觉得茶汤更柔和,顺滑,且茶香更足,韵味更浓。
△第四奇,奇在釉色多变
就像天底下没有两张一模一样的树叶,也很难找过两只一模一样的建盏。
建盏入窑时,便是它蜕变之时。一样的胎土,一样的釉料,历经窑内高温洗礼后,就会产生不一样的变化,或成了顺滑的兔毫,或成了亮眼的鹧鸪斑,又或成为灿烂的曜变。
建盏的产生一切皆是未知,不能被人意所左右。每只建盏都能成为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存在,釉色与斑纹皆是与众不同,如梦似幻。
“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乐。”
建盏的美好,只要获得过,便觉得快乐、自足。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