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刚要喝时,杯子却滑动倾倒,于是她又灵机一动,用蜡在碟中作成一个茶盏底大小的圆环,用以固定茶盏,这样饮茶时,茶盏既不会倾倒,又不会烫手。
后来又让漆工做成了漆制品,称为“盏托”。这种一盏一托式的茶盏,既实用,又增添了茶盏的装饰效果,给人以庄重之感,于是世代流传。
后来宋元明沿袭,清代最为盛行。用盖碗作饮具有四大好处:
三是有了茶托不会烫手,也可防止从茶盅溢出的水打湿衣服,因而在客来敬茶的礼仪上,以盖碗茶敬客更具敬意;
四是用盖碗作饮具,保温性更好。
盖碗的具体使用顺序:
1.洗杯——白鹤沐浴
2.落茶——乌龙入宫
“落茶”或“投茶” 投茶量可根据个人爱好而灵活掌握.一般为5--8克。
3.冲茶——悬壶高冲
4.刮沫——春风拂面
用杯盖轻轻刮去浮在杯面的泡沫,
5.出汤——玉液回公,
6.点茶——韩信点兵,(关公巡城)
7.看茶——赏色闻香,(喜闻幽香)
观赏茶汤的色泽并闻杯盖上留香。
8.品茶——品啜甘露
浅尝细品,才感悟到美妙的各种花香和茶韵。
所以盖碗泡茶可分为个人使用与多人使用两种方式。
个人使用法
【冲水】:以适当温度的热水冲泡之。
【计时】:上述的茶水比例需要浸泡10分钟方得适当浓度。10分钟后大致固定于那个浓度,所以此后可慢慢饮用,不会浓度继续升高。
【饮用】:端出奉茶。打开碗盖,欣赏熏于盖底的香气,以盖子拨动茶汤,欣赏茶汤的颜色、茶叶舒展后的姿态,并使茶汤浓度均匀。将盖子斜盖碗上,留出一道缝隙,大小足以出水,但可以滤掉茶渣,按住盖钮,端碗饮用。正式场合连托端起。
多人使用法
【赏茶】:让客人从外观上先了解所要品饮的茶叶。
【温盅】:以温碗的水温盅,若省略了温碗,温盅也可以省略。
【闻香】:不论有无温碗,都可以持碗欣赏茶叶冲泡之前的香气,自己先欣赏,再让客人欣赏。闻香时只取碗身与碗盖,欣赏后即行盖上盖子。
【冲第一道茶】:冲入所需温度的热水,冲水高度以盖子不浸到水为原则。
【计时】:冲完水,放回水壶,盖上碗盖,按下计时器开始计时,没计时器时用心算。
【备杯】:若行烫杯,将烫杯的水倒掉,放回奉茶盘上,若未行烫杯,则直接进行下一个步骤。
【分茶】:持茶盅将茶分倒入杯。
【端杯奉茶】:端起奉茶盘,请客人自行端取杯子。自己的一杯等回座位后,放下奉茶盘,再行端取。
【冲第二道茶】:调整水温,冲入适量的热水于碗内。将计时器归零,重新计时。
【持盅奉茶】:把泡好的茶倒入盅内,将盅与茶巾放于奉茶盘,端奉茶盘,持茶盅将茶倒入客人的杯内。
【涮碗】:倒半碗水,将渣匙清洗干净,擦干,放回茶巾盘上。倒掉碗内残渣,放回碗托上,盖上碗盖,提起碗身,沾干碗底,暂放于茶盅的上方。
【归位】:将碗托擦干,桌面水滴沾干,碗身放回碗托上。
【清盅】:将盅口滤网暂放茶巾上,倒入八分水于盅内,持盅将滤网的茶渣冲掉。滤网归位后持茶盅于客人杯内倒入半杯热水。客人品饮茗泉之美,也将杯子内的茶味冲洗干净。最后擦干盖置,关掉煮水器,计时器归零。(若不是继续以原来的茶具泡饮第二种茶,也不是为了表现茶道的完整性,可以省略去渣至清盅的动作。)
【收杯】:客人将杯子送回奉茶盘上,并向司茶或主人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