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砂器是属于陶器类的茶具,发源于江苏省宜兴县丁蜀镇。当地特产一种澄泥陶土,颜色绛紫,制成的成品称作“紫砂器”,简称“紫砂”。紫砂是一种水云母—石英—高岭石类黏士,有较多的铁矿物,含铁量高,助熔剂含量低,其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都与瓷石接近,而与陶土相差较大。
紫砂壶的泥料
制作紫砂壶所用的原料统称为紫砂泥,紫砂泥分为3种:一种呈紫红色或浅紫色,称作“紫砂泥”,烧成后为紫黑色或紫棕色,是制作紫砂器最主要材料,仅产于宜兴的黄龙山。另一种呈灰白色或灰绿色,称作“绿泥”,烧成后为浅灰色或灰黄色,绿泥数量最少,而且不宜烧制大件作品,一般只作装饰用料和小件作品。还有一种呈红棕色,称作“红泥”,产于宜兴丁蜀镇西香山一带,烧成温度偏低,烧后为灰黑色,通常也是用来烧制小件作品或是装饰材料。
紫砂泥并非一般的泥土,它是一种块状岩石,开采后,首先经露天堆放风吹雨打数月后,自然松散如黄豆大小,再用石磨或轮碾机碾碎,用不同规格的筛网筛选后,倒在容器中加适量的水拌匀,就地掇成湿泥块,俗称生泥,再用木槌压打,重复数十次,才成为可以制作器物的熟泥。
紫砂器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