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些壶千万不要买
1、灌浆壶
"灌浆壶虽然外观相似,但由于缺乏紫砂特有的透气性,不能被视为真正的紫砂壶。这种壶的泥料细腻,没有颗粒成分,因而外观没有颗粒感,显得特别光滑,手感更为细腻。相比之下,手工制作的紫砂壶表面带有颗粒感,不会如此光滑。手工紫砂壶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而灌浆壶则容易出现漏水或滴水的问题。"
2、化工壶
"化工壶实际上并不属于紫砂壶的范畴。它使用的泥料并不是传统的紫砂泥,而是普通粘土,通过添加各种化学成分来模仿紫砂壶的效果。"
"化工壶的特征如下:
(1)颜色异常鲜艳:通常是通过给普通陶土添加化学染料来调制出的大红或大绿色。
(2)表面过分光亮:这通常是由于添加过量的玻璃水或采用喷浆工艺造成的。
(3)缺乏透气性:与真正的紫砂壶相比,化工壶不具备透气性。
(4)低成本与低品质:由于使用了低成本的原料和简单工艺,化工壶的品质较差,应避免购买廉价的化工壶。
(5)异常气味:用开水冲洗化工壶时,可能会散发出刺鼻的气味。
3、机车壶
"机车紫砂壶的制作过程涉及将模具固定在机器上,利用机器的转动来碾压泥块,然后将碾压后的泥块拼接成壶身。这种方法与手工制壶不同,缺少手工壶在推墙和刮底环节的独特痕迹。机车壶的成型和修整过程往往是流水线作业,难以达到细致入微的效果。相比之下,全手工制作的紫砂壶在每个环节都体现出匠人的细心和技艺,从坯料处理到成型,再到明针修整,每一步都是匠人心血和技巧的结晶。
而机车壶的生产过程则更注重速度,无法实现对每个细节的精雕细琢。这导致其造型缺乏灵动变化,也难以达到极致的精细度。机车壶的制作工艺存在一定的瑕疵,特别是壶嘴内侧,常常呈现出粗糙不均的质感。"
二、壶口不要对着客人
"上茶和品茶在本质上是一种心理层面的交流。中国传统中,万事讲究礼仪,待客亦是如此,尤其是以茶相待。进门递上一杯茶,寓意深远:首先,这代表了主人对客人的尊重,每一杯茶中都蕴含着敬意;其次,它展现了主人的好客之心,以及对客人的深情厚意,这些情感都隐含在这杯茶中;最后,它能够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缓解主客间可能出现的拘谨、局促或尴尬感。"
三、壶不用时不要放入锦盒中
"紫砂壶在购买时通常包装精美,常配有内衬的棉质锦盒。但在不使用时,直接将壶装回锦袋和锦盒中并不理想。许多壶友在清洗紫砂壶后,仅对表面进行简单擦拭,而没有等待壶内完全干燥就将其放回包装盒。需要注意的是,紫砂壶的包装盒多为棉麻材质,而紫砂本身具有极佳的透气性,这样容易使包装盒发霉,进而污损壶身。
茶具应存放在通风、避免长时间阳光直射的地方,避免置于闷热环境中。家中若能设有专门的博古架用于放置紫砂壶,那将是理想选择。"
四、不要养“茶山”
"养‘茶山’的做法自古以来就存在,但其实是一种误导性的行为。所谓的‘茶山’实际上指的是茶垢,茶爱好者常用这个雅称来称呼它。紫砂壶在长期使用喝茶过程中,如果经常存放宿茶,或仅进行简单冲洗,壶壁上便会逐渐积累一层厚厚的茶垢。
有人认为,如果能坚持数十年甚至几代人养茶山,那么该壶或杯子便会成为珍品,达到‘即使无茶,亦有淡淡香气’的境界。此外,还有一些不明确来源的传说,如‘茶山能救命’、‘高价收购有茶山的紫砂壶’等,增添了一些神秘感,使得更多茶爱好者相信‘茶山养壶更健康’的说法。然而,这些观念并没有科学依据,应谨慎对待。"
"实际上,养茶山是一种不利于健康的行为。那么为什么茶山会对人体健康不利呢?首先,我们需要区分两个概念:茶锈和茶垢。虽然常被混淆,但这两者在形成过程中有着明显的区别。
茶叶含有众多化学成分,其中鞣质是关键成分之一。鞣质的化学性质不稳定,一旦遇氧就会氧化变色,这也是茶水放置久了颜色加深的原因。在氧化过程中,鞣质分子间的反应使其体积逐渐增大,最终形成一种叫做鞣酐的难溶于水的棕色物质。鞣酐会从茶水中沉淀出来,长时间积累在茶杯上,形成棕红色的茶锈。
而茶垢则是长时间未喝完或放置的茶水在空气中,茶多酚与茶锈中的金属元素发生氧化反应后形成的物质,它会附着在杯壁上,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因此,养茶山不仅无益,反而可能有害。"
五、不要摔、不要用化学清洗剂
"大家都知道,紫砂壶等陶瓷茶具一旦摔坏,便无法完全恢复原状。虽然通过锔瓷或金缮等手段能够修补,带来不同的美感,但仍然会留下遗憾。
因此,在使用时应特别小心,轻拿轻放,并确保放置在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重要的一点是,切勿使用化学洗洁剂清洗紫砂壶,这不仅会去除壶内已经吸附的茶香,还可能损坏壶体外部的光泽。如果遇到难以清洗的茶垢,建议使用食用小苏打。应避免使用具有强烈摩擦力的清洁工具,如抛光布或钢丝球,因为它们容易破坏壶体的表面结构,留下划痕,影响外观。
长期玩壶的朋友们会慢慢领悟到,有些事情在养壶过程中是绝对不能做的。玩壶,不仅是对知识的追求,也是对眼力的磨练,对潜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