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烧清是窑场俗语,是指坯件进窑烧到预想的温度,成品达到预想的理化性能和色泽肌理。
一、原矿紫砂之色
(一)单一原矿紫砂
1.紫泥原料外观呈紫红色、紫色,表体有微细云母银点闪烁,有的局部隐现浅绿色斑点(俗称鸡眼)。烧成后常见的有紫色、紫棕色或深紫色等,这和矿体、加工以及烧成温度有关。
2.红泥, 有嫩红泥和老红泥以及朱泥之分,出矿时呈黄、红色,烧成后外观为红色。其中一种矿体呈卵状,俗称石黄,由于量少且含铁量特高,一般作为化妆土用。
3.绿泥(本山绿泥),是紫泥层的夹脂,由于出矿时它呈浅绿色, 从而叫本山绿泥, 烧成后呈米黄色。
(二)不同单一原矿拼配
由于天然团泥量少,现今将紫泥与本山绿泥拼在一起。宜兴方言团、缎同音,并且大部分团泥类矿料,烧成后呈多种黄缎色调,故也习惯称为缎泥、段泥。
因共生矿种类的区别及结合的多寡和形态不一,所处矿区、矿层的不同,烧成温度与气氛不同,具有多种不同的烧成效果。呈现如古铜、棕黄、驼灰、褐黄、冷黄金等色调。
因矿料中大小砂质颗粒烧成后收缩不一,形成胎质丰富的肌理质感,会呈现多种俗称的鲨鱼皮、鱼籽、梨皮等表状。
3.将颗粒粗细不同的泥料混合使用,或在泥料中掺入较粗的砂粒,能够在壶体表面形成调砂肌理,从而产生一定的视觉效应和手感,如梨皮状、桔皮状的肌理效果。此类技法有调砂、铺砂、抽砂。
二、添加金属氧化物着色
某些特殊作品为取得表面装饰效果,在泥料中加入少量化工色素作为着色剂,以获取需要的色泽。
例如,加氧化铁,可以使壶红一些;加氧化锰,可以黑一些;加氧化铬,可以绿一些;加氧化钴,可以蓝一些,民国绿泥就是添加氧化钴而成。国际上规定,氧化铅与氧化镉这两种不能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