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把壶碰到热水,壶的质感,就会明显的变润,等不泡茶收起来以后,壶的质感又会恢复成之前的状态了。
紫砂真正的油性是自身就有的,通过热水的激发,随着时间的积累,油性会越来越明显,热水很关键,换成冷水就会差很多。
那么紫砂为什么自带油性?
是和它的形成息息相关,它是在内陆湖泊形成的,有大量的贝壳腐殖质等沉积,所以矿的杂质多,并且跟几亿年来被地下水的浸润、冲刷密不可分,而外山料,大部分的陶土矿都是在山上的,矿又干又纯。
油性是来自茶叶里面吗?
很多外山的泥料做成壶以后非常干涩,怎么养都没有内在的温润感,只能通过茶油外部吸附才有了表面的油性,这样的壶养出来以后,它就是一种贼光的表现,没有由内而外的温润光泽。
当然光泽还和烧成后的表面瓷化程度有关,和抛光有关,和浆有关,(另外,大家对贼光和温柔,内敛之光分不清楚的话,必须要多接触实物,多对比。视频和照片经常是分不出来的)。
不要纸上谈兵!
照片和视频是很难看出泥料本质的,不同类别的泥料油性的特点和表现是不一样的,和矿本身的特性关系很大。
紫泥的油性是所有紫砂里面最内敛的,大部分资深玩家最终玩得最多的还是紫泥系;红泥类的洁净度最高,而且细粉和浆的比例也最高,就导致他的油润度是偏外在多一点;
降坡泥整体的油润度有点像红泥,也是比较外露的,又有明显的颗粒感,泡养快油性猛,这是他自身的特点,段泥绿泥,则介于它们之间。
紫砂的评判标准有很多,所以哪怕是真正的自身油性,也不是哪个明显哪个就优秀的,油性只是其中的一个标准而已,最终还要结合其他的标准来综合判断。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