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紫砂壶原产地宜兴的茶文化

时间:2018-06-28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紫砂壶原产地宜兴的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 宜兴产茶,始于东汉以前,且代有名茶。 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浙西以湖州上,湖州生长城县(今长兴县)顾渚山谷,常州次,常州生义兴县(今宜兴)君山悬脚岭北峰下。唐萧宗(756-761年)时,产于宜兴与长兴交界处的顾
 
    紫砂原产地宜兴的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
 
    宜兴产茶,始于东汉以前,且代有名茶。
 
    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浙西以湖州上,湖州生长城县(今长兴县)顾渚山谷,……常州次,常州生义兴县(今宜兴)君山悬脚岭北峰下”。唐萧宗(756-761年)时,产于宜兴与长兴交界处的“顾渚紫笋”茶被列为贡品,并设立了贡茶院,专事贡茶的生产。每年采制的第一批贡茶,需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地赶在朝廷兴办“清明宴”前送到,称作“急程茶”。故诗人卢仝烩灸人口的《七碗茶歌》中有句:“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宋代,虽然福建建州的北苑龙凤团茶独盛,但是阳羡茶仍为仕人和庶民所喜爱。“雪芽为我求阳羡,乳水君应饷惠山。”大文豪苏轼的诗句,就是很好的证明。
 
    明清两朝,宜兴产茶仍为贡品。明代产于宜兴、长兴的罗界茶,更是驰名海内。《秩园杂佩》的《庙后茶》这样评价界茶:“阳羡茶数种,齐为最;齐数种,庙后为最。”
 
    各朝各代制茶技术和饮茶方式的不同,制约和决定了茶具的流变。
 
    唐代通行饼茶,将茶叶采下,入锅蒸后,于臼中捣烂,在茶模中拍实,中间穿洞,放到茶焙上烤干,封装即成。饮茶则采用“煎茶法”,因不得不煮,其味乃发。从茶饼上取下一块,经烤炙,碾成粉末,入水加盐煮烧,然后以注子将茶汤倾入茶碗饮用。茶汤呈现绿色,  因而“千峰翠色”的越窑青瓷碗,特别是秘色瓷碗,以其更能衬托茶色而成为茶具首选。
 
    宋朝虽仍流行饼团茶,但饮茶与斗茶却均取“点茶法”。即将团茶碾碎,置盏中,注少量沸水调成糊状,待滚水烧到不老不嫩时,以长弯流之汤瓶注入盏内,同时用茶筅充分击打,使之成为乳状茶液。宋人尚白茶,所以建窑烧造的紫胎黑釉盏最受欢迎。如茶学家蔡襄在《茶录》中记述:“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焴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
 
    到了元代,豪放粗犷的蒙古人入主中原,不好宋人饮茶的繁礼缛节,于是散茶大行其道,大多直接饮用青茗或毛茶。明初,洪武帝朱元璋更下诏废除进贡团茶。从此饮茶进入了散茶泡饮的新时期。
 
    “自泡茶之法兴,阳羡砂壶始名于天下。”  (奥玄宝《茗茶图录》)
 
     社会的需要,成为紫砂陶,尤其是紫砂茗壶的“催生婆”。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饮茶方式  茶文化  紫砂壶  茶叶  饮茶  茶具  雪芽  泡茶  茶经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紫砂与茶文化
紫砂与茶文化
2016普洱茶文化活动诸多亮点
2016普洱茶文化活动诸多亮点
第十届新昌大佛龙井茶文化节在
第十届新昌大佛龙井茶文化节在
元代茶文化特色
元代茶文化特色
秦朝至西汉时期的茶文化
秦朝至西汉时期的茶文化
商周两朝的茶文化
商周两朝的茶文化
巴蜀地区茶文化的历史
巴蜀地区茶文化的历史
茶文化的流传
茶文化的流传
羌族的罐罐茶文化
羌族的罐罐茶文化
普洱茶文化到底是什么呢?
普洱茶文化到底是什么呢?
傈傈族雷响茶文化
傈傈族雷响茶文化
韩国茶文化的发展
韩国茶文化的发展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