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茶叶末釉
时间:2018-07-04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次
茶叶末釉一词始见于《陶雅》:茶叶末釉,黄杂绿色,妖娆而不俗,艳于茶,美如花,范为瓶,最养目。 据史料考证,茶叶末釉起源唐代的黑釉,开始是无意中烧成的。釉呈黄绿色,颇似茶叶末,古朴清丽。 宋代以后一度失传。清代前期, 在江西景德镇再度问世,多被用于制作贡
“
茶叶末釉”一词始见于《陶雅》:“
茶叶末釉,黄杂绿色,妖娆而不俗,艳于茶,美如花,范为瓶,最养目。”
据史料考证,
茶叶末釉起源唐代的黑釉,开始是无意中烧成的。釉呈黄绿色,颇似
茶叶末,古朴清丽。 宋代以后一度失传。清代前期, 在江西景德镇再度问世,多被用于
制作贡品,民间少有。
在山东省的博山淄川一带,均发现过唐宋以来的
茶叶末釉瓷器:釉面呈半无光, 在茶绿色的釉面上均匀地布满着针、片状星点,晶体比普通的结晶釉小,比徽晶的无光釉大,表面光滑柔润,制晶浑厚大方。
茶叶末釉中绿者称茶,黄者称末。雍正时是有茶无末,乾隆时则茶末兼有。釉色偏绿者居多,有的上挂古铜锈色,因具有青铜器的沉着色调,常被用来仿古铜器,所以又叫“古铜彩”。
茶叶末釉的造型特点,多是仿青铜器的比较多,如炉、 罐、 瓶等, 浑厚古朴, 气质高雅, 有自身的素质美为装饰效果, 一直是中国陶瓷中稀有的艺术釉品种, 1957年上海文汇报曾撰文介绍淄博
茶叶末釉, 被誉为世界陶瓷珍品。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