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砂泥的制备,基本上分成手工和机械加工两种。民国徐珂在《清椑类钞》一文中描述道:“泥初出山时,大如煤块。舂以杵,必数次,始取其较细者,浸之于池,经数月,则粗分子下沈。其最上层,皆有黏性,乃取以制器。”这是一种典型的手工加工方法。直到解放前后,有用石磨磨泥粉的手工制法,此法一直沿用到1957年。在1958年,紫砂泥的加工实现了机械化。用石轮辗破碎,加工细度控制在60目筛左右,1959年开始应用雷蒙粉碎机,细度在100目筛以上,湿水后通过真空绫泥机捏练,成为供制坯用的熟泥。
试样时代紫砂泥团粒最大尺寸相应的中国筛号
宋朝中期0.7~0.5m/m26~35目
清朝前期0.5m/m35目
清朝中期0.3m/m55~60目
现代手工制0.3m/m60目
现代机器制0.15m/m100~120目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