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烹茶过程中,清代对洗茶这一道工序,已不如明代那么重视,明代的“茶洗”已经在清代茶具中消失。但与明代相比,清代茶具的制作工艺却有了长足的发展,这在清人使用的最基本的茶具 (即茶盏和茶壶)上表现最为充分。清代的茶盏、茶壶,通常多以陶或瓷制作,以康、乾时期最为繁荣,并以“景瓷宜陶”最为出色,清时的茶盏,康熙、雍正、乾隆时盛行的盖碗,最负盛名,目前的盖碗就是清代盖碗的延续和发展。
盖碗又称“三才碗”,三才者,天、地、人也。茶盖在上,谓之“天”;茶托居下,谓之“地”;茶碗居中,是为“人”。小小的盖碗便蕴涵了宇宙之哲理,以至于清代京师,上至皇宫贵族,下至黎民百姓乃至许多茶坊,皆重盖碗茶。
而当时的瓷茶具精晶,多由江西景德镇生产,除继续生产青花瓷、五彩瓷茶具外,还创制了粉彩、珐琅两种釉上彩茶具。至于宜兴紫砂壶茶具,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有了新的发展。清代涌现了大批颇具成就的壶艺名家,他们对紫砂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最著名的壶艺大家当推惠孟臣、陈鸣远、陈曼生、杨彭年、吴大激、邵大亨等。
此外,自清代开始,福州的脱胎漆茶具、四川的竹编茶具,海南的生物(如椰子、贝壳等)茶具也开始出现,自成一格,使清代茶具多姿多彩,形成了这一时期的茶具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