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砂泥的色泽、质地与紫砂泥、绿砂泥有着不同的特点,故在制作上也具有很特殊的要求。原因主要是二个方面:一是朱砂泥料细度高,黏性差;二是收缩率大而导致变形大。所以,朱砂壶从泥料制作到成品的全过程中损失比例较大,成品率大约在百分之七十左右。一般未接触过这种泥料的砂壶制作者都会感到生疏而棘手,即使是制壶工艺师、成型老手也无法很快掌握其特性,必须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模索,才能逐渐适应。浪费泥料和时间是必然的,然而,只有付出这种高的代价,才能做好朱砂壶。
掌握特性是致胜关键
一把朱砂泥壶坯做好后经烧成再看,会惊讶地发现怎么收缩这么大!而收缩率大就容易产生很多意外的毛病,如皱纹、开裂、变形等等。制作朱砂泥壶,首先从打身筒时就要掌握泥料的燥性程度,其次打身筒的方向顺序、收口的幅度与泥片厚薄的均匀度都必须熟练而巧妙地掌握,否则坯壶就会开裂或脱把、脱嘴等,这些毛病即使在坯壶没有出现,也过不了烧成关,因为朱砂泥收缩率大,整体拉力也随之增大,成型过程中稍有不慎,这些毛病都会出现。当然,普通泥料也要注意这类细节,只是没有这么严格的要求。
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朱砂泥老壶来看,大凡也有半数以上或多或少有些皱纹。因此,有人提出“无皱不朱”的说法。可见,要朱砂壶没有皱纹是很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