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紫砂壶全息数字防伪服务云平台技术”成果评定会在江苏宜兴召开,据称,该项技术通过采集每把紫砂壶的“dna”,给予每把紫砂壶一份独一无二的身份数据,用户通过电脑、智能手机接入,随时随地就可以查询这些紫砂壶的“身份证”。在紫砂市场乱云飞渡的情况下,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质检总局原副局长魏传忠提出构建以科技鉴定为基础的“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体系”的当前,这样一项防伪技术,能否给市场注入一股“正能量”呢?且看业界专家剖析。
被证明合理有效 需要漫长的时间
虽然艺术品市场整体不太景气,紫砂壶也难以置身其外,但这些年来,紫砂壶确实火了挺长一段时间,公众关注度较高,名人效应引来大量跟风之作。江苏宜兴陶瓷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李斌表示:“名家的作品跟普通作者的作品,其价格差距显而易见,因此,市场上高仿品随处可见。”在这种情况下,为紫砂壶量身定做“身份证”,听起来似乎是一件挺美的事。
从事紫砂壶创作三十多年的工艺美术师钱盘德就认为,“紫砂壶全息数字防伪服务云平台技术”的出现,还是有意义的,不过,可能针对性会比较强,并不适用于所有紫砂壶。“紫砂壶可分为商品壶和艺术藏品壶,商品壶只是日用品,也不在意磕磕碰碰,其实没必要做什么‘身份证’;艺术藏品壶,花了作者大量心血,将多年来的经验、理念都融汇到创作中,为其办一张‘身份证’倒是值得的。现在紫砂壶生产已经产业化,从业人员达到十几万,其中商品壶量占了大头,艺术藏品壶只是一小部分,这项技术如果推广开来,估计参与的比例不会很大,能达到10%~15%就不错了。”钱盘德说道。
另外,紫砂壶的创作者,对自己比较看重的作品,在防伪上往往会有一些特殊的考虑。钱盘德说:“譬如我,做了这么多年壶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在做艺术藏品壶时,我会在某些地方做个特殊的标志,只私下里告诉收藏我作品的藏家,以起到防伪作用,别人即便仿制,也不清楚具体每一把我做的是什么标志,放在了什么位置。如果再加上一个身份认证,那就更加可靠了。”
李斌也认为建立一个鉴证档案,如果是真正从历史传承、史料研究的角度来考虑,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但这个数据平台的检测方法、检测流程要被证明是合理有效的,能够获得大众认可的,可能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紫砂壶不外乎包括几方面的内容:材质、造型、款识(也就是印章)。材质上,仿造者现在会借助一些科学仪器,分析泥料的颗粒、颜色,选取同样的泥料以蒙混过关;造型上,假如想仿一把顾景舟的壶,仿造者会先弄到一把真的壶,再利用3D打印技术,把壶的尺寸和各个角度、各种细节原封不动地复制下来,进行模具翻铸,或者用别的手段进行精准复制,以确保造型跟原作基本一样;印章上,同样可以借助一些仪器做得分毫不差,再刻到壶身的相同位置。所以现在很多高仿品,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真假莫辨。可以说,科技鉴定和高仿之间,是一个侦破和反侦破的过程,就看是道高一尺还是魔高一丈了。”
采集“dna”不易 反增市场混乱
对此,紫砂鉴藏家张明强的立场很鲜明,在他看来,紫砂壶自身无论是理论基础还是实践经验总结方面,都还没有做好准备,给每件作品弄一张“身份证”,现在很难做得到、行得通,恐怕会变成一种炒作手段,起到反作用,给市场带来新问题。
张明强表示,无论是紫砂的原料、工艺还是每位紫砂工艺师的风格特点,都没有进行过系统深入的研究,未形成一套完整理论体系,因此,利用大数据、利用科技手段来进行鉴定,是不现实的。另外,从业者本身就缺乏理论高度来支撑其创作,因此,作品水平往往参差不齐,就是当年时大彬的创作,也并非件件都是精品,仍然需要具体辨别其优劣。“采集一把紫砂壶的dna,涉及的内容非常多,从紫砂矿开出来到炼成泥料,这个过程,有的历经五年,有的历经十年,有的则只要几个月到一两年,这就有很大区别了。同一块泥料,有的壶是十年前做的,有的壶是现在才做的,即便是同一个人做,泥料本身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感觉,这是一个方面。另外,现在很多大师每年都要做大量的壶,如果他来不及完成,那就有可能找人代工。为什么紫砂壶的代工现象很普遍?就是因为在紫砂壶的创作上,个人风格不够明显。像绘画,名家的作品,每个时期的个人风格都很突出,具体到每一张画,他的立意也相对明显,而紫砂壶在这点上太不突出了。到目前为止,把顾景舟的一把仿古壶,和一位虽然没有什么称号但技艺也挺高超的工艺师做的同款仿古壶放到一起,几乎难分高下。紫砂壶发展至今,还没有哪位大师的作品是称得上完全个性化的。我们都知道,人的dna已经经过这么多年研究,而且非常科学、系统、深入,而紫砂的‘dna’恐怕不会比人简单多少,却一直是零星的、碎片的解读,这样的数据采集如何能做到可靠呢?如果不可靠,整个鉴定又如何让人信服呢?其结果只能是无本之木。”
李斌也持同样观点。他表示,紫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是一门小众文化,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中国台湾地区兴起了紫砂壶收藏热潮,紫砂文化才慢慢被挖掘出来。因此,就紫砂而言,数据的积累、收集、整理,是一个很浩大的工程,恐怕不是一两年能完成的。“今天,市面上名家的代工壶达到80%以上,有些大师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代工壶全部说成是自己做的,落自己的款识,如果再加一道身份认证的‘保险杠’,只能让市场更混乱。可见,最关键还在人。入选数据库的,必须是真正德才兼备,其社会信誉度、口碑都没有疑义的大师。否则,很多人恐怕会拼命挤身份认证这条道,变成了一种纯粹的商业操作了。”李斌强调,“确定游戏规则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考虑其有没有漏洞?如果最初的环节就难以保证,后面又如何做到可靠呢?构建‘艺术品溯源体系’,也是同样的道理,就目前的艺术品生态环境而言,恐怕还无法达到。这并非说制度上无法设立,而是人的因素太重要了。假如一个造假的人进入到这个数据库中,那这个数据的意义何在?只是多一种体系甚至是多一种误导公众的手段罢了。”
“身份证”效用不大 收藏紫砂壶看口碑
张明强告诉记者,今天的紫砂市场说得好听一点,是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大家都在拼命炒作,参加商业性的展会,花钱领奖,混乱到有的所谓宜兴“高级工艺美术师”,自己连壶都不会做。另外,紫砂壶可分为三个等级:日用品、工艺品和艺术收藏品。当下收藏紫砂壶的人虽然挺多,但对其深入研究的人极少,因此,市场上将紫砂工艺品当艺术品来卖,将日用品当工艺品来卖的现象,非常普遍,且价格虚高。在这种情形下,如果紫砂“身份证”的效用不大甚至无效,大家又该如何去挑选作品呢?张明强的建议是——
首先,要看这把壶是否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的工艺来制作,通过拍打镶接成型。“泥料要拍打得特别均匀、特别薄,考验的是工艺水准、耐性。拍打成型的壶,每一把都不一样,即便造型相同,细节也不同,这其实是无法通过技术来鉴定的。技术可以检测出一把紫砂壶里面的砂粒密度,但无法通过这个数据来说明是否为手工制作,只能通过经验判断。”
第二,要看原料是否正宗,是不是用宜兴黄龙山的紫砂泥料来做。“对泥料的判断,必须自己‘交学费’去认真学习,通过不断使用、比较、分析,才会辨别出什么是好料,没有捷径可走。紫砂泥料的最大特点就是透气性好,原因在于其以砂粒形态存在,砂粒的形状分为球形、次球形、棱角形,用手工石磨加工的紫砂大多为球形或次球形,紫砂壶的表面肌理自然纯粹;用机械粉碎的砂粒大多为棱角形,故表面肌理相差很大,上手的感觉也不一。砂粒和砂粒之间有气孔,开水冲下去后,就会热胀冷缩,砂粒膨胀,彼此之间挤压,气孔变小,一伸一缩之间产生‘呼吸’,茶叶里的芳香物质、营养物质也就完完全全释放出来了,因此泡的茶好喝。其他的泥料就没有呼吸功能。”
第三,在传承的基础上有创新,特别从审美上讲,不能重复别人,要有自己的思想和表现力。
李斌则特别强调要注重作者的口碑,特别是收藏大师的作品,不要匆匆忙忙下手,必须去了解他的风格怎样、年产量多少、市场认可度如何。“一些大师的工作室很大,几层楼高,或者有自己独立的院子,各种款式的壶琳琅满目,估计成千上万把都有,用点脑子的人就要打个问号了——这些都是他做的吗?一个人一生能做几把壶呢?我自己也做壶,据我测算,纯手工的壶一年满打满算也就做五六十把。而且你不可能一年到头做一个品种吧,还必须不断创新,这可不是信手拈来的。我们常说,一把好壶,其构思的时间可能远远超过做的时间,甚至需要一年半载的反复修改才能真正完成。这样算一算,一年能做多少,大家心里就有数了。”
(责任编辑:品茗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