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紫砂工艺的文人味

时间:2019-02-16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紫砂是陶瓷艺术中富有特色、最具个性的一类。这不光得益于它五色土举世无双的独特材质及其精妙入微、巧夺天工的独特工艺,也得益于它的独特的文化品格文人味。 紫砂茗壶与文人关系最为突出,砂壶名工受到文士的殷勤接待也是其他陶瓷名工所不能及,茗壶大家时大彬与楼东

    紫砂是陶瓷艺术中富有特色、最具个性的一类。这不光得益于它“五色土”举世无双的独特材质及其精妙入微、巧夺天工的独特工艺,也得益于它的独特的文化品格——“文人味”。
    紫砂与文人关系最为突出,砂名工受到文士的殷勤接待也是其他陶瓷名工所不能及,茗大家时大彬与楼东名士、茗壶名家徐友泉与宜兴吴氏等,这些都说得上交谊纯笃。特别是清初的陈鸣远,他的游踪所到之处,文人学士争相延揽,视如上宾,如桐乡汪氏、海盐张氏、海宁陈氏、杨氏、曹氏都曾设馆相待,其中杨中允和陈鸣远订交最契。
    另外,一批诗人画家,特别爱好砂艺,如赵宦光、董其昌、潘允瑞、郑美、顾元庆、陈煌图、蒋之翘、汪文柏胡公寿等,都以书画诗文传名后世,至于文献中提及明朝的项不损、清嘉庆朱石梅不是壶手而是文人,紫砂与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紫砂陶与文人紧密接触,那必然在砂壶上呈现出浓厚的“文人味”。“文人味”就是壶艺中融入了文学艺术要素,壶铭的启始和盛行最为突出。
    文人不但影响紫砂壶的创作,而且直接参加了陶工、艺人的创作活动。清嘉庆年间,金石家、书家陈曼生与艺人杨彭年合作,陈曼生幕友江听香、郭频迦、高爽泉、查梅史等也参加壶铭、书画镌刻,世称“曼生壶”,自此后一度对砂壶的评价置艺而不顾,而发展到喧宾夺主的地步。
    近现代紫砂铭壶的“文人味”更为浓郁,其原因有三:一是“文化”的弘扬,促使社会强化了对紫砂的文化基因的深入理解和挖掘。二是“文人”参与的力度和广度远远超过以前历朝历代,圈子大、层次高,相当数量的全国知名文艺人士都有参加紫砂创作活动的纪录,三是制壶艺人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经常参与社会的文化活动、国际交流,与国内外文人交往。其中不少中、青年高手进高等院校深造,并与文艺界过从甚密,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自身逐步演进成“文人”,所制铭壶或无意识流露、或刻意的追求,呈现了“文人味”。
    正因为拥有深厚的基础和良好的条件,紫砂茗壶进入了新文人味的崭新发展阶段。“文人味”是滋养紫砂铭壶的传统一脉,它必须与时俱进,方能长年不衰、历久弥新,永葆青春光彩。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茶文化  紫砂壶  工艺  紫砂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普洱火烧饼——独特工艺制出的
普洱火烧饼——独特工艺制出的
普洱茶生态和工艺的重要性
普洱茶生态和工艺的重要性
黄茶类的制茶工艺特点“闷黄”
黄茶类的制茶工艺特点“闷黄”
紫砂独特的装饰工艺手段——绞
紫砂独特的装饰工艺手段——绞
茯砖茶的制作工艺流程
茯砖茶的制作工艺流程
福鼎白茶的树种、地域环境和制
福鼎白茶的树种、地域环境和制
红茶加工工艺如何
红茶加工工艺如何
普洱茶制茶工艺五步走
普洱茶制茶工艺五步走
紫砂烧成工艺之“焐灰”(上)
紫砂烧成工艺之“焐灰”(上)
紫砂烧成工艺之“焐灰”(下)
紫砂烧成工艺之“焐灰”(下)
紫砂烧成工艺:窑变(上)
紫砂烧成工艺:窑变(上)
紫砂烧成工艺:窑变(下)
紫砂烧成工艺:窑变(下)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