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茶具是指由金、银、铜、铁、锡等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用以饮茶的器具。它是我国最古老的日用器具之一,早在公元前18世纪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的1500年间,青铜器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先人用青铜制作器具盛水、盛酒,这些青铜器皿自然也可用来盛茶。自秦汉至六朝,茶叶作为饮料已渐成风尚,茶具也逐渐从与其他饮具共享中分离出来。大约到南北朝时,我国出现了包括饮茶器皿在内的金银器具.
到隋唐时,金银器具的制作达到高峰。晚唐时,点茶法开始兴起。因采用煎煮茶汁,故煎水壶以金属制品较多,且以”金银为优”,同时还以“茶瓶”煎水,亦称“煎水瓶”。许次纾的<</span>茶疏》说:“茶注以不受他气者为良,故首银次锡。”很多诗人的诗句中都提到了金属茶具,如梅尧臣的诗句:“昔得陇西大铜碾,碾多岁久深且窳。”苏辙的诗句:“无锡铜瓶手自持,新芽颐渚近相思。”陆游的诗句:“银瓶铜碾春风里,不枉来年行万里。”等等。普通的金属茶具如《岭外代答》中所记,“雷州铁工甚巧,制茶碾、汤瓯、汤匮之属,皆若铸就。”高档的金属茶具如《清波杂记》所记:“长沙匠者,造茶器极精致,工直之厚,等所用白金之数。”用纯金制茶具,除个别自用外,只会是作进贡用。但长沙生产的一般银质茶具,每副也要用15~25千克。所以,《清波杂记》虽称这样的茶具“士大夫家多有之”,但一般都是“置几案间”,只作展示而很少实用。
但从宋代开始,古人对金属茶具褒贬不一。元代以后,特别县从明代开始,随着茶类的创新,饮茶方法的改变,以及陶瓷茶具的兴起,才使包括银质器具在内的金属茶具逐渐消失。尤其是用锡、铁、铅等金属制作的茶具,用它们来煮水泡茶,被认为会使“茶味走样”,以致很少有人使用。
我国先后从许多地方出土了唐代的金银茶具,种类也很多,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从法门寺发现的唐代宫廷的银质鎏金茶具。1987年5月,我国在陕西省扶凤县皇家佛教寺院法门寺的地宫中,发掘出大批唐朝宫廷文物。内有一套晚唐僖宗皇帝李儇少年时使用的银质鎏金烹茶用具,可谓是金属茶具中罕见的稀世珍宝,计11种12件。这是迄今见到的最高级的古茶具实物,堪称国宝,它反映了唐代皇室饮茶十分豪华。这批茶具是公元874年封存入地宫,供奉释迦牟尼真身佛骨的,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