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末釉”一词始见于《陶雅》:“茶叶末釉,黄杂绿色,妖娆而不俗,艳于茶,美如花,范为瓶,最养目。”
何谓茶叶末釉:作为中国传统的温颜色釉品种之一,茶叶末釉是一种含结晶矿物质的半无光釉,呈深绿黄色,因釉中均匀地布满形似茶叶的针、片状结晶体而得名,釉面呈失透状。其釉色黄,而中掺杂着绿,在黄褐色的底色中散布着许多细小的绿色斑点。由于配方和制作工艺的变化,釉色不尽相同,故有蟹甲青、鳝鱼黄、蛇皮绿、老僧衣等品种。釉面多数呈半木光。
早在我国古时候,茶叶末釉为铁结晶釉中重要的品种之一,属高温黄釉,经高温还原焰烧成。茶叶末釉始烧于唐代,当时的耀州窑曾大量烧制,唐宋时期,山西浑源窑和北方地区一些烧黑釉的窑场也有烧造。
茶叶末釉从唐起自宋元明,始终是民窑生活用器的主流。艺术追求独具慧眼的雍正皇帝一见钟情,授意御窑厂成批制作官窑器物,由唐英创建了厂官釉,均为白瓷胎,青褐色釉呈色似茶叶末颜色,釉色中则闪现不规则的黄色斑点和丝纹。这种绿不绿,黄不黄的厂官釉在<<陶成记事碑记>>中有三种:鳝鱼黄、蛇皮绿、黄斑点。黄斑点即蟹甲青,即像蟹壳一样的青色。
在清代时期,景德镇仿烧的茶叶末釉已相当成功,一跃成为名贵的色釉品种。景德镇清代烧成的茶叶末釉多数为琢器陈设瓷器。从传世实物看,以雍正和乾隆时期产品为多见,雍正茶叶末釉偏黄的居多,乾隆茶叶末釉则偏绿的居多。有的上挂古铜锈色,因具有青铜器的沉着色调,常被用来仿古铜器,所以又叫“古铜彩。
据史料记载,茶叶末是《陶雅》一书中记录古玩商人的叫法。好的茶叶末釉很值钱,主要藏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中。茶叶末釉中绿者称茶,黄者称末。雍正时是有茶无末,乾隆时则茶末兼有。
再看其造型特点:多是仿青铜器的比较多,如炉、罐、瓶等, 浑厚古朴,气质高雅,有自身的素质美为装饰效果,一直是中国陶瓷中稀有的艺术釉品种,1957年上海文汇报曾撰文介绍淄博茶叶末釉,被誉为世界陶瓷珍品。
自古流传而来的此举通身施茶叶末釉的瓷器,给世人所呈现的釉面光滑细腻、流油均匀、釉色古朴典雅、泛丝绢光泽;质地细腻、造型新颖、工艺精湛、釉色鲜艳。
釉吐灰绿、俨如茶叶之色;古朴清丽,耐人寻味。直到雍正时期,一个名为唐英的匠人将这种釉色和景德镇瓷器的白瓷胎相结合,使其散发出诱人的光彩,实为美到极致。
茶叶末釉瓷即便没有白底青花的清新淡雅;没有珐琅彩、粉彩的鲜娇夺目;更没有绝大多数瓷器上一笔一画的花草鸟兽纹饰;但釉色中则闪现不规则的黄色斑点和丝纹的茶叶末釉,历代都谓之“宫庭秘釉”,虽然釉料的配方和烧制工艺得不到严格的保密,民窑作坊亦有烧制,但毕竟是属于顶尖的工艺,一般作坊难以制造。
普通百姓的审美情趣,自是以漂亮热闹为宜,单色釉自然不如青花粉彩,而茶叶末更是难以吸引寻常人家的目光,实为可惜了。值得庆幸庆幸的是,它能够让人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孤芳自赏。
不过,相信假以时日,这种鳝鱼黄、蛇皮绿、黄斑点的茶叶末釉瓷器当愈亦为世人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