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紫砂史之发展

时间:2019-02-13来源:网络 作者:玲儿浏览:
紫砂壶,所有的人都会立刻想到宜兴。从宋代紫砂创制开始,直至明末臻于成熟,历代的名壶、名家几乎都出自于宜兴,宜兴因此也得到了陶都的美名。但是你也许不知道,有着天下第一壶之称的提梁紫砂壶竟一直藏身于南京市博物馆里。 流泪的紫砂老祖 褐红色的壶身、粗糙的缸胎

    紫砂,所有的人都会立刻想到宜兴。从宋代紫砂创制开始,直至明末臻于成熟,历代的名壶、名家几乎都出自于宜兴,宜兴因此也得到了陶都的美名。但是你也许不知道,有着“天下第一壶”之称的提梁紫砂壶竟一直藏身于南京市博物馆里。

  “流泪”的紫砂老祖

  褐红色的壶身、粗糙的缸胎、简洁的壶身……如果你见过精品紫砂壶,可能不会把这个简陋的家伙放在眼里,但这把提梁壶却是现在已知的年代最久的紫砂壶,堪称紫砂壶的老祖宗。

  在南京市博物馆内,记者仔细端详了一番这个600岁的“紫砂老祖”。高约17厘米的它有着圆圆的大肚子,快到壶的底部才略有收敛。它的肩上扛着拱形的提梁,后部还有一个用来拴绳系盖的小系。这样简朴的造型与后代紫砂壶却是有所不同。

  “你看壶面上的点点‘泪斑’都是早期紫砂加工工艺留下的记。”南京市博物馆办公室宋燕主任告诉记者,这些“泪斑”叫做“缸坛釉泪”,证明当时紫砂器的烧制还没有另装匣钵,而是与一般缸器同窑烧制,在窑内受到其他有釉器物的影响,黏上的。 这足以说明这把紫砂壶紫砂工艺早期的作品。这样的烧制方法在紫砂器发展史上时间很短,最晚在明代万历以前就得到了改善。

  主人是明代大太监

  事实上,这只壶并不是传世品,而是一件出土文物,它的主人是葬于中华门外马家山的明代司礼太监吴经。根据从墓葬中出土的砖刻墓志纪年推断,这只壶应该是在嘉靖十二年,也就是1533年随着吴经一起下葬的,也正是这砖刻墓志使它成为我国目前唯一有确切纪年可考的嘉靖早年的紫砂器。

  在公元1519年的时候,明武宗朱厚照从北京南巡至南京,吴经便奉命到扬州为接驾打前站。他一到扬州便选择最豪华的宅第作为自己的提督府,并指示手下,强抢民女、劫掠居民。作为堂堂地方大员的扬州知府也只能跪地请求吴经不要胡作非为。

  宋燕告诉记者,吴经之所以敢如此放肆是因为提督太监掌督着皇城内的礼仪刑名及关防门禁,同时还负责所有的内廷供应,这就意味着皇室采购等物品的大权也在他的掌握之中。想必这把提梁壶就是这样到他手中的。

  明代人用它煮茶

  “到了明、清,紫砂茶具开始兴起。”宋燕告诉记者,始于明朝早中期的紫砂壶比例比较协调,泥质颗粒较粗,吴经墓出土的紫砂壶正符合这一特质。最难得的是,出土于吴经墓的紫砂壶的形制与明代画家王问的《煮茶图》中的煮茶壶非常相像,提梁把手和壶腹几乎一模一样。

  中国人饮茶的方法在历经几百年后,到了明代,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冲点、煎煮而是简化手续,进步到沏泡了。“王问是嘉靖年间的进士,当时也还有煮茶这种饮茶方式。”宋燕说,这说明这种壶是可以用来煮茶,也可以用来冲泡。 这个变化过程的时间段,大致从1531年到1595年,正好位于这一时间段的吴经墓陪葬提梁壶,对研究茶道紫砂壶都有着重大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饮茶方式  紫砂壶  工艺  茶叶  饮茶  茶具  茶道  冲泡  煮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紫砂壶七项全面保养技巧
紫砂壶七项全面保养技巧
对紫砂壶认识误区
对紫砂壶认识误区
买紫砂壶要学会看懂壶商的暗示
买紫砂壶要学会看懂壶商的暗示
普洱茶存放选择紫砂容器或纸箱
普洱茶存放选择紫砂容器或纸箱
紫砂壶有了茶垢怎么办
紫砂壶有了茶垢怎么办
紫砂壶喝茶的铁律
紫砂壶喝茶的铁律
泡普洱茶的紫砂壶要怎么选择
泡普洱茶的紫砂壶要怎么选择
各代紫砂壶有何主要区别
各代紫砂壶有何主要区别
紫砂文化的特点
紫砂文化的特点
紫砂壶的基本构造
紫砂壶的基本构造
紫砂壶纯紫与拼紫区别
紫砂壶纯紫与拼紫区别
紫砂壶收藏法则
紫砂壶收藏法则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