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紫砂陶历史概况

时间:2015-11-08来源:未知 作者:玲儿浏览:
紫砂陶历史概况 中国陶瓷,在世界历史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份量,在人类文明史的记载上有着极为崇高的地位。紫砂壶艺术发展沿革至今,它不但已成为国内外造型专家、艺术品鉴赏家所称颂的最富有文化气息、高度艺术水准的陶艺品,而且也是国内外文人雅士和现代茶道中最杰出的陶艺茶具。 1976年,蠡墅羊角山发掘出一座宋代紫砂古龙窑遗址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紫砂历史概况
   中国陶瓷,在世界历史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份量,在人类文明史的记载上有着极为崇高的地位。紫砂艺术发展沿革至今,它不但已成为国内外造型专家、艺术品鉴赏家所称颂的“最富有文化气息、高度艺术水准的陶艺品”,而且也是国内外文人雅士和现代茶道中最杰出的陶艺茶具
   1976年,蠡墅羊角山发掘出一座宋代紫砂古龙窑遗址,及大量早期紫砂残品的堆积层,从而就奠定了紫砂历史发展启始年代的科学依据,从发掘出大量残片、废器中,人们惊喜地发现了壶、罐两大类紫砂陶实物。其中尤以壶为大宗类出土实样。茶壶壶型大致可分高颈、矮颈和提梁壶三类,里外无釉,“素面素心”,呈天然紫红色。从造型和工艺手法上可以看到紫砂陶雏形,造型除圆器外,还有六方形,可见成型工艺成熟的镶接成型方法。壶的、嘴、把的粘接以采用“铆钉法”,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捏塑龙头造型的装饰手法。以羊角山的发掘,后经南京大学及南京博物院的考察和鉴定为我们从科学角度奠定了“紫砂始于北宋、盛于南宋”的历史依据。
   关于紫砂陶的文献记载,见于北宋梅尧臣《宛陵集》第十五卷《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诗中有“小石冷泉留早味、紫坭新品泛春华”的描写;又在三十五卷《答宣城张主薄遗雅山茶次其韵》中有“雪贮双砂罂,诗琢无玉瑕”的记载,文中所说的“紫泥”、“砂罂”都是指的“宜兴紫砂壶”。北宋早期诗人梅尧臣在他文章诗文笔下,又使我们后人从文学历史的发展中,显见了宜兴紫砂陶艺的历史魅力。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紫砂壶  普洱茶  普洱  工艺  茶具  茶道  茶壶  历史  紫砂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白茶的种类及历史根源
白茶的种类及历史根源
历史悠久的普洱茶山曼撒
历史悠久的普洱茶山曼撒
普洱熟茶发展历史看过来
普洱熟茶发展历史看过来
白茶的种类和历史
白茶的种类和历史
安化黑茶的起源与贡茶历史
安化黑茶的起源与贡茶历史
中国茶叶传播到国外已有二千多
中国茶叶传播到国外已有二千多
回顾普洱茶历史上的三个大事件
回顾普洱茶历史上的三个大事件
台湾茶的历史与现状
台湾茶的历史与现状
历史上陕南茶都是怎么上贡的
历史上陕南茶都是怎么上贡的
茶马古道见证了普洱茶历史的变
茶马古道见证了普洱茶历史的变
普洱历史名茶之同兴号普洱圆饼
普洱历史名茶之同兴号普洱圆饼
被历史尘封的勐库红茶发酵史
被历史尘封的勐库红茶发酵史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