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陶业,源远流长。但是,始于哪个时代,以往一直没有确切的定论。据古代文献记载,紫砂陶的历史只是上溯到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创始人为金沙寺僧和供春,(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始造均陶的时间也只是定为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以欧子明创建窑的出品为代表。(明·谷应泰《博物要览》)至于日用陶则更少记载,始见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王烯登所写的《荆溪疏》,而且只有寥寥数十字而已。
通过40年来的考古调查,特别是近几年来宜兴对古代窑址进行一系列的普查工作,基本上弄清了宜兴陶瓷的起源及其发展演变的历史。
1959年,在宜兴鼎蜀镇南山附近的均山曾发现一处六朝青瓷窑址。尔后,宜兴陶瓷公司为编写《宜兴陶瓷史》,会同南京大学历史系师生和南京博物院考古专家,曾在宜兴的鼎蜀、张渚和杨巷等地开展了较系统的古窑址考古普查工作,先后发现古文化遗址7处,其中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有5处,另有古窑址100多处,其中:汉代窑址16处,六朝青瓷窑址3处,隋唐、五代窑址9处,宋元窑址20处,明清窑址60多处。(《宜兴古窑址调查》,载《文博通讯》1979年1月号)在古代窑址中,又以宜兴鼎蜀镇附近汉代窑址、宜兴南山六朝青瓷窑址、宜兴涧,唐代古龙窑和宜兴蠡墅羊角山宋代紫砂古窑址为最有代表性。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保存较完整的一批古窑址,对研究宜兴陶瓷史、中国古代窑炉发展史和紫砂史,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宜兴地区古窑址的发现和重点窑址的清理发掘表明,上起汉代,下至明清,涉及到了宜兴历代陶瓷烧造简况,基本上理清了宜兴陶瓷的历史连续性问题。涧古龙窑是江苏地区发现的惟一一处唐代清瓷窑址,器物造型特征与浙江地区同期瓷窑基本相同。窑址所出均为日常生活用品,碗、钵、罐占总数的98%。特别引人重视的是蠡墅羊角山发现的早期紫砂古窑址,把紫砂陶的烧造历史提前了将近500年。出土紫砂壶形式拙朴,粗犷。这些新资料对陶瓷研究工作者、此砂工艺师和收藏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鼎蜀镇附近的汉代窑址:汉代是宜兴陶瓷的发展时期,在鼎蜀镇附近地区烧造陶器的窑场已相继出现。从1975年到目前为止,据宜兴陶瓷公司的初步调查,仅在宜兴镇及其附近地区先后发现的汉代窑址已达16处之多。两处在镇上:青龙山南麓的西獾墩汉窑和茅庵山汉窑。其余大部份汉窑集中分布在南山北麓,如均山猩子墩汉窑、东瓦窑汉窑群、马屁股汉窑、南山东獾墩汉窑、桑场北石码头汉窑及其西北风水涧的汉窑群等。这些窑址都建筑在近水的山脚坡地上或丘陵、台地上。
南山座落在宜兴鼎蜀镇西南约3公里处,为浙江天目山支脉,海拔180余米。汉代窑址筑于山地原因有二:一是此处松林茂密,是烧窑的好地方;二是此地经常发洪水,窑筑山区地势较高。直至朱无璋占领南京,建造东坝,而后才无水患。
据普查,在南山西瑞有一土墩俗称“狮子墩”,墩高我2米,墩东有一汉代古窑,窑作圆形,经挖掘,尚有少量烧土和窑砖的残迹,又有汉陶残片和窑具等散布在土墩四周。在南山大公塘山谷,也叫“大松园”,就是1959年发现的六朝青瓷古窑遗址。往东南的龙头丫裆发现有汉窑遗迹。由此再向东即到俗称“六十头”山谷的馒头墩西坡,又是一处汉代窑址,堆积丰富,称为“馒头垴西窑”。在馒头墩东破也有一处汉窑,出土有口径达32厘米的汉代大敛口瓮等大器,此处称“馒头炖东窑”。南山东北麓的东瓦窑旁,均发现有汉窑。在绵延3公里的南山北麓,必现汉代窑址9处多。在南山东北端的涧村西北的风水涧台地,也发现3处汉窑遗迹。另在鼎蜀镇以北5公里处的川埠石码头村,还发现了一处至今保存完整的“石码头汉窑”。这是宜兴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古窑址。
早在汉代,宜兴鼎蜀镇附近已是陶窑密布,陶业生产也具有相当规模。出土的各类器物,胎质、器形和纹饰几乎完全一致。按胎质分有灰陶、红陶和原始青瓷三种,以灰陶为主,红陶次之。在均山狮子墩、东瓦窑、马尼股、风水涧等汉窑址的废品残片中,还发现了釉陶片,釉色呈淡微黄。汉窑烧制产品的器形主要有:细弦纹灰陶罐、双系敛口弦纹罐、比系敛口叠沿梳篦纹瓮、双系敛口壶、盘口壶、长颈壶、敞口式原始青瓷壶、双领弦纹罐(俗称泡菜坛)等器,其中以罐、瓮为大宗。其成型方法一般都是在陶轮上旋制而成,即慢轮坯成型,馒头墩东窑大敛口瓮及直颈瓮,则是采用手工打片成型,胎内壁有小而光的“里手”压痕,器外拍打直条状窗棂纹。手工打片成型是宜兴地区日用缸器成型的传统方法。陶器的纹饰较几何印纹硬陶简单,有方格纹、窗棂、蕉叶纹,弦纹和水波纹等。弦纹、水波纹是在陶轮上旋制而成;方格纹、窗棂纹、蕉叶纹乃是压印上去的。其成型方法均在陶轮上拉坯而成,所以器形匀称规整,浑朴大方。
(责任编辑: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