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兴紫砂高级工艺美术师樊永平在广州采墨堂现场展示紫砂壶的制作过程和工序,吸引了羊城众多紫砂爱好者参与。在现场,数位收藏者对记者表示,艺术制作是相对封闭的过程,因此过去从没见过紫砂壶的生产流程,此次对于了解紫砂帮助很大。而对于想入门收藏紫砂的爱好者,樊永平建议,要想挑选一把好的紫砂壶,必须要注意款式、工艺和泥料三个重要方面。
近年来,紫砂壶因其独特的工艺、清雅素朴的外观和实用性获得越来越多收藏爱好者的青睐,紫砂行情也是逐渐火热。据了解,在2014年10月25日举行的福建东南2014秋季艺术品拍卖会“紫泥茗芳——紫砂茶器专场”上,124件珍品的成交率达86.29%,成交金额达到761.76万元。
有关报道显示,其中,何道洪的圣珠提梁壶起拍价120万元,最终成交价达149.5万元;吕尧臣制华径壶起拍价15万元,成交价达36.8万元;晚清民国时期的名家朱可心矮竹鼓壶起拍价6万元,成交价达12.65万元。很多拍品的成交价远高于之前估价。
而纵观近年拍卖市场,不少紫砂名壶在拍场上表现抢眼,破千万大关。在2011年12月6日北京保利拍场,紫砂名家顾景舟制的提璧组壶以1782.5万元成交。还有一把在业内广为人知的明代时大彬制圈扭圆壶曾作为封面登上台湾唐人工艺出版的《荆溪紫砂器》,与2010年12月14日西泠秋拍中以1344万元成交。
可入手得到一定认可的中青年工艺师作品
紫砂高级工艺美术师樊永平建议,这些年代久远的大师作品固然好,但是由于价格已经处于高位,升值空间相对有限,而且对于普通收藏者来说比较难以企及。如果想要入门紫砂收藏,建议可选择一些已经受到一定认可的中青年工艺师的作品。
“在紫砂制作领域,也有一套很系统的考评体系,比如说高级工艺美术师等职称的评定,紫砂制作者的作品要受到市场认可,还要有一定的研究论文发表,才可评级。那么对于涉入紫砂领域不是特别深入的爱好者,这不妨是帮助参考的一个因素。”
同时他强调,紫砂收藏作为一门艺术,也不用完全拘泥于这种评价标准,有些人没有时间去做研究写论文,但是对紫砂制作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尝试,藏友们在加强紫砂知识学习了解的基础上,如果看到十分精美或者喜欢的作品,也不必死板按照制作者的职称来判断一把壶的价值。
泥料对好壶至关重要
从马来西亚远道而来的收藏家陈志强表示,对于一些收藏紫砂壶的初学者,泥料是检测一把好壶至关重要的因素。“纯天然原矿的泥料会比化学合成的好很多。选择可靠机构或受过检验认证的泥料所制造的壶会比较可信,或者认识一些工艺师也能少走不少弯路。”他提到,泥料上一般人比较难从肉眼来判断好坏,因此入门者最好多咨询多比较,找到业内人士进行鉴定。
以工艺款式和实用性挑壶
陈志强介绍,一把好壶会有一个鲜明的主题,这样的话特点才会明显。“虽然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以一些作品中的雕工、刻画等工艺上可以看得出精细与否,比如雕刻是否立体感鲜明,是否灵动飘逸,都可以看出工艺的好坏。以青蛙莲子壶为例,青蛙栩栩如生,莲瓣层次分明,非常逼真。一般来说,工艺师制作花费的时间越长越细致,壶的价值会越高。”
另外,他还以紫砂壶《楚汉风云》为例,“壶要体现楚汉相争的主题,做小了肯定不行,这把壶要足够大才能体现那种争霸的气势和情形。同时6个茶杯代表两方6员大将,壶盖上两条龙活灵活现,气氛紧张。这就体现了主题鲜明、款式独特,以及工艺精良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