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兴紫砂壶作为传统国粹民间艺术,历年来深受文人雅士和品位人士的挚爱,且当今有风靡之势。然对于所谓的早期“老壶”如何鉴赏成为多数玩家藏家关注的话题。所以近年来,经过众多相关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同时结合近年来地下出土物的印证,对宜兴紫砂壶制作年代鉴定的准确性已大有提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鉴别紫砂器。
从时代风格韵味以及款识鉴赏宜兴紫砂壶
由于紫砂壶流传的时间并不是太长,考古发掘出土物又极少,各大博物馆的旧藏品也很有限,绝大多数作品是由民间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因此可供鉴定参考的标准器并不多。
从造型及名家的制壶形制鉴赏宜兴紫砂壶
造型是最能体现紫砂壶时代精神的鉴定要素之一。紫砂壶从明代中期诞生至今,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犷到精细、从实用性上升到艺术性的发展过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生活习惯以及技术条件,因此生产的紫砂壶作品就有不同的造型特点及艺术风格。
从不同时期的胎质鉴赏宜兴紫砂壶
紫砂壶的胎质具体地说就是砂料。不同时期的砂料有着不同的砂质,而不同的砂质呈色肌理都是不尽相同的。明代紫砂与清代紫砂在砂料上的区别如同当时的瓷器一样,大不相同。明代紫砂使用的砂料内含颗粒状粗砂,给人的感觉是粗糙的,这是当时的炼砂淘洗技术相对落后之故。据有关资料表明,明代紫砂泥料的目数为20~30目,清中期为55~60目,近现代为100~120目。目数低,颗粒粗,孔隙度大,用手指弹击这类壶,声音沙哑、发闷。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