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壶铭的前世今生

时间:2019-05-24来源:网络 作者:玲儿浏览:
壶铭的前世今生 目前为止,有关紫砂器铭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明代蔡司沾《霁园丛话》:余于白下获一紫砂罐,有且吃茶,清隐草书五字,知为孙高士遗物。每以泡茶,古雅绝伦。孙高士者,元明之际的隐士孙道明(号清隐)也。 可见,至晚在元末明初,紫砂器上就有了铭刻。到明
 
    铭的前世今生
  目前为止,有关紫砂器铭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明代蔡司沾《霁园丛话》:“余于白下获一紫砂罐,有"且,清隐"草书五字,知为孙高士遗物。每以泡茶,古雅绝伦。”孙高士者,元明之际的隐士孙道明(号清隐)也。
  可见,至晚在元末明初,紫砂器上就有了铭刻。到明万历年间(1573-1620),紫砂器上的铭刻日渐风行。今天已经发现的一代紫砂巨匠时大彬“六方壶”,壶底就楷书镌刻“万历丙申年时大彬制”两行字,另一件作品上刻“一杯清茗,可沁诗脾。大彬”,到天启、崇祯年间(1620-1643),已有“陈子畦书法有晋唐风格,沈子澈款制极古雅浑朴,项不损字法晋唐”的定评,壶铭已经是手艺中的手艺。这一阶段,壶铭主要是壶家为作品留下款识,仅限壶之底部,为壶家的落款,告诉藏家壶出自何人之手。
  由于紫砂壶质朴雅洁,契合书画、金石家的文人情怀,逐渐地,紫砂壶通过文人雅士,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于是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知识分子私人订制——亲自参与设计、制作,不但文人案头必备紫砂,而且他们往往乘兴作铭,或挥毫或镌刻,风行一时。
  这一风尚从一开始,便是“外行领导内行”。对紫砂制作,文人是外行,但文人有文化,有眼光,有雅趣,他们指导十指得道但文化稍逊的工匠,把这些趣味通过壶铭,在紫砂壶这个载体上表达得淋漓尽致。内容除了落款、记事外,迅速提升到富文学性的清逸、散淡、雅洁、闲适等意趣,言志寄情,返朴归真,寂寂美好,别有机杼。壶铭题刻的部位,也从底部移到肩腹及壶盖等显著位置。壶之体量,也从大壶逐渐更改为小壶。壶式也越来越古朴、典雅,与壶铭相互衬托,更得幽野之趣,几案陈此一壶,发人闲远之思。 
  将壶铭推到登峰造极境地的,当首推清代嘉、道年间的金石书画家、“西泠八家”之一的陈鸿寿(号曼生)以及其“曼生壶”。以陈曼生为核心的紫砂壶文人创作 “朋友圈”,以铭文为主,参与壶款式的设计和改良,直接表达出他们不凡的文化追求和艺术水准,使紫砂壶脱胎换骨,以浓浓的文人气,进入了“艺术品”“收藏品”的殿堂。                      壶铭,壶上的闲远之思
  陈曼生之后,又有江听香、高爽泉、郭频伽、查梅史、朱石楳、瞿应绍、邓奎、胡公寿、梅调鼎、徐三庚等一批金石、书画家大显身手,壶铭更让世人瞩目。近现代书画家吴昌硕、任伯年、于右任、黄宾虹、蔡元培、唐云、朱屺瞻、亚明、钱君匋等也参与这种形态的创作和互动,使紫砂壶中的文人趣味得以传承不衰。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紫砂壶  六方壶  收藏  泡茶  紫砂  吃茶  制作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用紫砂壶如何泡好普洱茶
用紫砂壶如何泡好普洱茶
帮你挑适合泡普洱茶的紫砂壶
帮你挑适合泡普洱茶的紫砂壶
紫砂壶掌故特辑竹简壶
紫砂壶掌故特辑竹简壶
决定紫砂壶泥色和冷热急变的因
决定紫砂壶泥色和冷热急变的因
《长物志》说紫砂壶"既不
《长物志》说紫砂壶"既不
判断好壶的理念是什么
判断好壶的理念是什么
众多紫砂壶中为何圆器紫砂壶这
众多紫砂壶中为何圆器紫砂壶这
紫砂壶的选藏玩
紫砂壶的选藏玩
泡上一壶当年藏的茶 如同打开
泡上一壶当年藏的茶 如同打开
紫砂壶的透气性与制坯时哪几道
紫砂壶的透气性与制坯时哪几道
做出好紫砂壶是长期的手工积累
做出好紫砂壶是长期的手工积累
制壶用的工具五花八门
制壶用的工具五花八门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