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紫砂陶工艺起源的一些探讨

时间:2015-11-26 10:29来源:未知 作者:玲儿浏览:
我是《收藏快报》福州站的工作人员,因工作关系,在福州接触了不少的收藏爱好者。 一年多前的一天,一位年近八旬的技校退休老师胡先生,来我站取2014年第2期《收藏快报》。该期报纸刊登了一篇南京安然老师所写的《南宋宜陶酒注:紫砂工艺起源实证》一文。当时,胡先生仔细翻阅此文后默默地说道:安然同志的大作,论证紫砂工艺起源宋代
普洱茶 
 
    我是《收藏快报》福州站的工作人员,因工作关系,在福州接触了不少的收藏爱好者。
 
  一年多前的一天,一位年近八旬的技校退休老师胡先生,来我站取2014年第2期《收藏快报》。该期报纸刊登了一篇南京安然老师所写的《南宋宜陶酒注:紫砂工艺起源实证》一文。当时,胡先生仔细翻阅此文后默默地说道:“安然同志的大作,论证紫砂工艺起源宋代说,值得关注。”不过他接着指出:五十年前,曾经收藏了一件宜兴紫砂注子(见图),从其造型、工艺、紫泥综合考证,可能要比安然老师介绍的沙老及镇江古井出土的两件带釉的紫砂注子()还要早,应该是唐代的。当时还让我转告其他爱好紫砂收藏的《收藏快报》读者,若藏友们有兴趣的话,随时期待藏友参与现场鉴评,同探紫砂陶的前生今世。
 
  几天后就有数位藏友报名希望去一探究竟。于是,我跟胡先生联系之后,便与数位藏友到胡先生家品茶观“壶”。我们先来看看这件紫砂注子:高23厘米,口径12厘米,底径14厘米;造型广口卷沿,短颈丰肩,无系,无执,肩部有一短流朝天,流长2厘米,流颈之间有一弧形桥连接,施半截褐釉,肩部施有1厘米宽的黄釉绕肩,美观自然。从外观、造型、工艺看,胡先生收藏的这件紫砂注子,同安然老师介绍的沙老及镇江出土的紫砂壶来看确实大有不同之处,而与唐代长沙窑青釉褐彩瓷壶却有几分相似。
 
  全壶手工捏制,斫木为模,壶口、壶底、流、颈口卷边套控成形,壶内接塑处一周凸起的手印历历可见,平底。壶内不施釉,呈原始紫砂枣红色,壶流旁有一条长1厘米的灰白色釉泪多处。
 
  纵观此壶,壶身浑圆古朴饱满,短流朝天插在颈上,显得格外原始,同唐代长沙窑瓷壶好似一对双胞胎。因此大家纷纷揣测——这件紫砂注子会不会是唐代紫砂陶文化的工艺产物?但大家毕竟都不是专家学者,只是基层的草根收藏爱好者,只能根据事实和资料做一些推断探讨。历史真相究竟如何,需要我们发现更多的实物和资料去探究考证。故而形成此文,以为紫砂专家与同好品评指教。
 
  本报专家点评:该器是否属于宜兴紫砂,尚需上手从胎骨判断,但从图片器型、釉色等直观信息判断,该藏品确有一定研究探讨价值。历史真相离不开考古调查史料的推定,也离不开藏家的热情,相信随着更多资料的出现,我们将离“真相”越来越近。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紫砂壶 普洱茶 普洱 工艺 收藏 品茶 历史 紫砂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紫砂壶的工艺之美
紫砂壶的工艺之美
解读中国最古老的茶器制作工艺
解读中国最古老的茶器制作工艺
七宝烧不经意间绽放的工艺之美
七宝烧不经意间绽放的工艺之美
普洱茶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
普洱茶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
古树红茶制作工艺
古树红茶制作工艺
茶具传统工艺的传承方式
茶具传统工艺的传承方式
揭秘熟茶关键工艺“渥堆发酵”
揭秘熟茶关键工艺“渥堆发酵”
苍山雪绿制茶工艺
苍山雪绿制茶工艺
渔洋毛尖茶的采制工艺
渔洋毛尖茶的采制工艺
茯砖茶的加工工艺
茯砖茶的加工工艺
大红袍的制作工艺
大红袍的制作工艺
八仙茶的制作工艺
八仙茶的制作工艺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